忽而今夏,毕业一年。忽然想说说那个曾经让我心念俱灰的高考。
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得之并非你幸,失之也并非你命。
永远都不要说自己尽力了,所有不美好的背后永远都不是命运,而是你的努力远远不是不遗余力的拼尽全力。
没有你所谓的横空出世,只有你想不到的隐忍与牺牲。
你是否做到过每天睡四个小时?是否做到过每天写完一根笔芯?是否做到过一个月背下5000个单词?是否做到过每天刷6套试题?没有请说自己不行的理由是没努力。
高三留给我的是那段安静的岁月,面对诱惑安静的态度。第一次理综上200是一次210,生物却只有40。当时看了试卷想死的冲动都有,40连物理的一半都没有。后来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背诵生物。为了沉下心来,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四本书从头到尾知识点默写十遍,一个月之后生物分数明显提高,再也不是40。最后高考考到了台盼蓝,这是生物书课后习题中的小字部分,这一个选择题6分纳入囊中。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幸运与努力的关系。再也不是那个生物选择题永远都只能对一个的我了。
为了记忆英文单词,拼命的背诵。一遍两遍十遍一百遍,重复的想吐。背诵到凌晨的那种心情只有自己知道,在奋斗成长的过程中注定是孤独的。没有人告诉你你哪里错了,没有人能够理解你,更没人告诉你你到底该干什么,喜忧只有自己知道。高考就在于我们都在为一个方向奋斗,只有分数只有学习,永远只有一个目标。
眼界比学习更重要
和子慧去了一趟雅礼中学,在路途中我们一直在讨论,9月份最高分达到了670,在校园里每个人都安静的做着自己,一个微胖的男生拿着一本《意林》对同学说,哎呀我又看到一个好的文章了。听同学在讨论余华讨论钱钟书。学习不差,业余爱好也能达到专业水平。在这样的竞争中我说不出理由堕落。从那以后,我和子慧每天都穿着校服保持那种状态。到现在依旧是分享心情分享看到的文章看到的事情。
先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到现在我都保留高中跟子慧学习留下的习惯,不计划不做题,不总结不刷题,不写出每道题的来由不做题。小鹿乱撞的完成作业效率太低,做每件事之前我先认真观察这件事情到底该怎样去做。刘阳平老师和尹荣军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老师,第一句话,做英语完形填空的时候你要坚信每一道题在文中都能找到答案,你问我题目的理由我会找到原文依据让你心服口服。第二句话,每一道题总是跟文章有关跟知识点有关,你要找到说服自己说服命题者的理由。第三句话,复盘即总结。
高考是一场坚持的长跑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取悦自己把时间精力留给自己。愿2018年高考第一批00后高考落笔都有笔尖出鞘的魔力。也愿自己做一个只取悦自己的佛系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