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牧民之道

作者: 我非衣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00:33 被阅读40次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其子魏襄王继位。

    魏襄王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君王,一说是其实行仁政,一说是其优柔寡断。当然,或许就是硬币的两面,但孟子的一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看上去不像君王,一点威严都没有)却使他的形象就这样固定在史书中。

    孟子见魏王,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魏惠王时期,魏惠王问孟子,远道而来可带来什么利国的方法?结果孟子就说了,不要说利,而要说义。如果国王老在想着怎么利国,士大夫想着怎么利家(此处应该作“私家”理解),老百姓想着怎么利己,那么上下争利,迟早会出事的。

    在这里,孟子将利与义对立起来。不过司马光用了另一段对话作为补充,孟子问孔伋。孔伋则是孔子的孙子,而孟子是孔伋的弟子。因此这一段对话也可以作为儒家的自问自答。

    孟子问孔伋什么才是牧民之道,孔伋就说,要先有利于民。孟子就反问了,不应该首先教百姓仁义吗?孔伋就说了,仁义就是最大的利益,上位者不仁,则下面的人不知所措,上位者不义,则下面的人尔虞我诈。

    所以,司马光认为,仁义和利是不相违背的,只是由于讲话的对象不同,所以侧重点不同。

    而这次孟子见魏襄王,魏襄王又问了另一个问题: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孟子的回答是,天下统一了就安定了。那么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的回答是不滥杀的人才能统一,因为天下人都盼着统一。(注意,孟子这里说的是不滥杀。)

    两段对话,反映的就是儒家的治国理念。当然,今人看来太过笼统,因为怎么才算仁义之君,没有一个施政纲领。所以魏惠王只说了一个善,魏襄王什么都没有说,在历史上魏襄王建树较少,几次联军攻打秦国,魏国也是收兵最快,我们很难说魏襄王就听进去了。不过,有一个君主倒是觉得因为没有听孟子的话而感到惭愧的。那就是趁火打劫的齐宣王。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国和中山国借机攻燕国。围绕要不要攻取燕国,如何对待其他诸侯国的围攻,齐宣王和孟子有一段对话。

    其一,要不要打?孟子的答复是要,因为燕国的百姓早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们欢迎齐国的军队。

    其二,诸侯国来打怎么办?孟子建议齐宣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从这段具体的对话可以看出,孟子并非没有具体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直接指向就是民为贵的仁政,只要百姓高兴,就可以因势利导。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已而燕人叛”。燕国没有并入齐国的版图,反而在日后的岁月里与齐国打得至死方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的牧民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ou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