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

作者: 子非_似是而非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22:27 被阅读44次
无条件养育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者达到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的给予他们爱。---作者科恩对于本书的基调

本书围绕无条件养育的探讨,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诸多有条件的养育模式,另一部分论述无条件养育以及一些建议。

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

“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是有条件养育两种主要形式。

爱的撤回,就是家长停止爱的方式惩罚孩子。例如家长会直接了当地宣称“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者“你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甚至还有家长直接走开,将哭泣、恐惧的孩子强制留在房间孤立。这些爱的撤回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式,惩罚--打屁股、扇耳光等引起身体疼痛的方式作为手段让孩子顺从。然而打骂确实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而这个教训就是,你可以用伤害的方式来对待比你弱小的人。

正面强化,则是家长对孩子表现良好施以表扬。奖励永远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研究表明: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而这种正面强化的行为包括金钱、实物和口头奖励。

过度管制,体现家长缺乏对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的尊重,事实上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换位思考下,如果是自己的朋友丢三落四忘记某样东西时,几乎没有人像对待孩子那样严肃斥责质问“你怎么搞的?告诉你多少次离开时要带好自己的东西?你是不是觉得我没事可干就闲等着给你收拾啊?”

事实上,无论以上哪种情况,家长都是站在至高临下的位置去看待孩子,利用自己成人的身体和爱的借口去压制弱小需要爱的孩子。研究表明,家长不依赖强势、与家长关系温暖且牢固的孩子会更加听话。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识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

将孩子看做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实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通常与我们不同)、拥有与众不同推理方式(而不仅仅是可爱)的人。

针对无条件养育,作者提供三种具体手段:表达无条件的爱、给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如何做到无条件。一是有意识反观自己,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和语言被理解为有条件的爱;一是要角色互换,如果将对孩子的行为用到自己身上,感受如何?

让孩子就关乎自己的事做决定。研究表明,拥有自主权的孩子最能建设性的面对剥夺自主权的环境。更多的选择权会给他们带来更强的内在动机、积极的情绪、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能力。当然,还可以有选择的和孩子互动帮助他们做决定。

从孩子视角看问题。家长会很关心如何才能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但更重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关心别人是否快乐?需要更加关心孩子的道德成长。马丁·霍夫曼指出,人类天生就拥有关心他人的能力。因此,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关心孩子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向他们展示道德生活;帮助他们一起练习。

至此,通过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双向理解,结合大量研究结果,作者坚持无条件养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条件养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p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