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书印出来以后再考虑营销为时已晚。要把营销思维贯穿到图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营销需要。
经常会有做出版的朋友,带着新印出的样书来讨主意:“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把这本书宣传推销出去呢?”
我通常会尽可能提供一些营销思路,但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唉,已经晚了。你都已经把书做出来了,它能不能卖基本已经定型了。为什么不在图书制作之初就考虑营销呢?”
在大多数出版社、民营公司内部,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编辑和营销、发行是脱节的。整个出版流程好比一条流水线作业,大家只是做好自己负责的这一块工作就算完事。营销并不参与图书前期制作,而编辑在制作图书时,也很少考虑销售的需要。编辑把书制作出来了,再交给营销去推广。
而到了这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你已经把一堆粘土烧成了粗陶碗,再能干的营销也不能帮你忽悠出青花瓷的价钱啊!
强调一句:书印出来以后再考虑营销,已经太晚了!
编辑应该把营销的思维贯穿到图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包括图书策划、书名、图书简介、作者简介、序与跋、封面设计、腰封等诸多细节,都要考虑到读者,考虑到销售。
我见过这样“负责任”的编辑,会用一个小时去琢磨某个字、某句话是否合适,会跟作者打十几个电话核实某一个细节,但却根本没有考虑读者定位、读者心理、以及怎样让书到达读者。对于书名、封面文案、内容简介、作者简介之类也完全无视,往往是作者给过来的是什么就用什么。
我不得不说,这是极不负责的。
编辑的主要任务并不只是审读书稿,编校文字,更重要的是找出书的卖点,以合适的形式来呈现它。
我的建议是,责任编辑起码要分配30%的精力来找卖点、做文案,而不是只把心思花在编校内容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