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起卦之法

起卦之法

作者: The_Lost_Three | 来源:发表于2016-06-03 16:46 被阅读1048次

起卦

《系辞》有云: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die)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le)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通行的经典解读:

准备工作:找五十根或五十五根蓍(shi)草。没有的话,用围棋子也行。取其中的四十九根备用。

一变:

1.第一步:把49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象征混沌初开,天地一分为二。左边象征天,右边象征地。

2.第二步:从任意一组中拿出一颗棋子(也有说只能从象征地的右边一组拿出一颗),象征人。这就是“三才”。

3.第三步:数清楚象征天的棋子个数,将这个数字除以4(4在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得出余数(如果被整除,当余数为4)。然后从这堆棋子中拿掉余数个棋子。
比如,这组棋子一共有20颗,那么:20÷4=5,没有余数,那我们就把4当作余数,从这20颗棋子中拿掉4颗。

4.第四步: 将象征地的那组棋子也按照第三步的方法做。

5.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以及在象征天和象征地的两组中拿掉的棋子,归在一起拿掉。

二变:

1.第一步:把“一变”最后剩余的左右两组棋子重新混到一起,然后再随机分为两组。

2.第二步:和“一变”的第一步一样,分出三才。

3.后续步骤:与“一变”的后续步骤相同。

三变:

1.前面步骤:与二变的过程一样。

2.第五步:只计算象征天和象征地两组里的棋子数量。


分“三才”

得爻(yao)

经过了“一变”、“二变”、“三变”后,开始计算最后棋子的数量。一般而言,三道流程算完,最后的得数只有4种情况:24,28,32,36。假如最后得数是32,32÷4=8,我们要把这个数字记录下来,拿出一张纸来,在这张纸的最下端恭恭敬敬地记下这个数字:8。这就是得到的第一个爻。三变成一爻,六爻成一卦,所以要重复进行六次,共十八变。难怪那么耗时,原来要进行十八次变,哈哈哈~~~

什么是爻?
爻是卦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爻一共只有两种,一种是阳爻,符号是“—”;一种是阴爻,符号是“--”,六根爻叠放在一起就成了一卦。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阴爻和阳爻是历史上最早的二进制,其实这种说法是源于西方学者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善意的误解——阴爻和阳爻你说它们是阴阳对立也好,是奇数、偶数的标记也好,反正和二进制和不沾边的,古往今来研究《周易》的专家那么多,没听说有谁拿这套东西去作数学题的。

阴爻和阳爻

成卦

假设我们依次算出了从第一爻到第六爻,我们在纸上的记录由下向上分别是六个数字:8,8,6,9,8,8。
那么是不是该分阴阳了?

所谓的“分阴阳”,其实就是“分奇偶”:7和9都是奇数,我们管它们叫“阳”;6和8都是偶数,我们管它们叫“阴”。具体到卦爻里来说,7和9我们用阳爻来表示,6和8我们用阴爻来表示。
纸上方才记的这个从下往上排列的“8,8,6,9,8,8”就可以被相应替换为同样从下往上排列的“阴,阴,阴,阳,阴,阴”,

六爻成一卦.jpg

阴阳分老少

之所以将数字记录下来,而不是直接转成阳爻阴爻是有原因的。

爻其实有四种:老阴、少阴、老阳、少阳。
这四种爻是和6,7,8,9四个数字对应的:6是老阴,8是少阴,7是少阳,9是老阳。

刚才的豫卦构成就成了“少阴,少阴,老阴,老阳,少阴,少阴”(8,8,6,9,8,8)。

变卦和变爻

既然有了老少,就引出了《周易》里重要的原理:老变少不变。

什么叫“老”?
这就好比武林高手出招,第一招的招式用老,就要换第二招。所以,“老”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到了末段,该变了。

所以,按照方才这个豫卦的六爻顺序重新画一个卦,在这个新卦里,把原来豫卦里的老阴爻变成爻,把原来的老阳爻变成爻,而少阴爻和少阳爻都照搬不变。即6,9要变爻,7,8不变爻。于是,在豫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个新卦,这就是谦卦。

豫卦变谦卦

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把豫卦叫做本卦,把谦卦叫做变卦。
有变卦也有变爻,这里豫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在这时便都被叫做“变爻”。

开始算卦

  • 朱熹和蔡元定对算卦有七条总结,归纳如下:

1.只有一个变爻。也就是说,6个数字中有5个不是7就是8,只有1个是9或者6,这个时候,就用本卦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2.有两个变爻。那就也用本卦里这两个变爻的占辞来判断吉凶,并且以位置靠上的那一个变爻的占辞为主。

3.有三个变爻。就不能用变爻的爻辞来判断了,得用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辞为主。

4.有四个变爻。这时就用变卦的两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5.有五个变爻。用变卦的那一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6.有六个变爻。这得分两种情况:一是六爻都是阳爻(构成了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阴爻(构成了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辞判断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辞判断吉凶。二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六爻全变的情况,就用变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7.六爻一个都没变,这时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知道了规律后,这时候就该查查《周易》了。翻开《周易》,先看《易经》,这部分记载的全是占辞。

查易经

豫 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xu)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六三”那句话就是豫卦第三爻的占辞,而“九四”那句话则是豫卦第四爻的占辞。

易经坐标的理解

六三和九四的理解

从下数起的第二爻到第五爻里,坐标的第一个数字(六或者九)表示的是这一爻的属性,六表示阴爻,九表示阳爻。
坐标的第二个数字表示序列,也就是说,表示这一爻在该卦的全部六爻里边排在第几。所以,“六三”表示的是第三爻,属性是阴爻;“九四”表示第四爻,属性是阳爻。

初九和上六的理解

第一爻和第六爻,也就是最下边的那根爻和最上边的那根爻,坐标的表示比较特殊。
如果第一爻是根阳爻,那就表示为“初九”,“”表示序列,意思是“第一爻”,即最下面的爻,“九”表示属性,意思是:阳爻。
比如第六爻是根阴爻,那就表示为“上六”,“上”表示序列,意思是“最上边的爻”,“六”表示属性,意思是:阴爻。

得到对应的占辞

按照朱熹的说法,这两句爻辞就昭示着我们这一次占卜的结果。而且,这两句爻辞的内容要以“九四”的那句爻辞为主。也就是说,我们算的这一卦最后要以“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这句爻辞来判断吉凶。

如何理解占辞

看看白话版本的周易看看能不能理解:

周振甫的《周易译注》里对“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的白话翻译是:“由于豫悦,大有所得,勿疑。用朋贝组合成簪。”

陈鼓应的《周易今注今译》里对“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的白话翻译是:“做事要犹豫三思,将大有所得;但不要过于猜忌,大家就都会来聚合。”

廖名春的《周易经传十五讲》里对这句爻辞的翻译是:“是说责罪批评骄傲自大,会大有所得,不要怀疑是朋友在说你的坏话。”

感觉还是难以理解,也不知道是凶是吉。

看来还是要有新的概念拿过来帮助理解了。“得位”和“得中”。

相关文章

  • 起卦之法

    起卦 《系辞》有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die)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

  • 十五、一卦多数刘汶德

    十五、一卦多数 时间:2015-08-29 07:52:51 来源:星座123 十五、一卦多数 历来的大宗之法多以...

  • 益卦的启示

    益卦: 益卦的卦辞和彖辞告诉我们:只有损上益下,最终才能互益互惠,这不仅是一种为政之道,更是一种齐家之法。那么益卦...

  • 卦气立向法面授或函授

    卦气立向是风水师辅助之法窍。 相信每一个风水师都会遇见立不了向的时候,这个卦气立向法刚好补其不足。 卦气立向法是风...

  • 【原创】漫谈占卜起卦 --- “主观起卦”和“客观起卦”

    玄学预测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类别是“占卜”和“命理”, 中国的占卜体系是很强大的,远超他国, 但是命理这块发展的比较...

  • 周易(起卦 装卦 断卦)

    从2016年11月中旬开始在微信群里讲周易六十四卦,今天在这里把讲过的东西做个总结。 六十四卦名 《乾》为天,天风...

  • 195|梅花易数之先天起卦法

    梅花易数的起卦方式有两种,一是“先得数,再起卦”,就是以时间、可数之物起卦,这叫做先天起卦法。二是“先起卦,再得数...

  • 玉函风水

    玉函阳宅 阳宅法鉴 阳宅之法,重向不重龙,重门不重坐。山龙虽以先天下卦,生旺以门向路为宗。水龙须以后天下卦,生旺亦...

  • 说说坤卦主时的养生原则

    坤卦六爻皆阴,阳气闭藏,生机内潜,应之于农历十月。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现逢坤卦时节,我们当如何养生,如何修...

  • 梅花易数-象数易理篇(起卦方法总篇)

    ​​​​​​​​​​​​梅花易数-象数易理篇(起卦方法总篇) 物卦起例(端法后天起卦) 后天端法:以物为上卦,方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起卦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zk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