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里如是说。我想,如若把它放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同样也是如此吧。
1886年,也是梵高离世前的第四年。他来到了巴黎。
在巴黎他遇见了年轻的艺术天才图鲁兹·劳特累克,用科学数据绘画的乔治·修拉,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保罗·塞尚,还有同他一样的划时代艺术大师保尔·高更……
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它璀璨夺目,光芒万丈。十九世纪最好的大师都聚集于此,他们超凡脱俗的思想引领着这个时代的艺术,他们的作品一改当时的现实写生的刻板与讨好。他们追求着色彩与阳光。而梵高的出现更是把他的忧郁,他的愤怒,他的热烈放进了画中,开启了后印象派画风。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家。
正因为此,他们的思想同样也不被世人所以理解,行为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诟病。
天才的劳特累克几度被关进精神病院;乔治·修拉因为劳累过度,在三十一岁夭折;富二代塞尚成了高山上痛苦的隐士;保罗·高更,成了一个流落在布列塔尼的乞丐;还有他的弟弟那个最崇拜他,最支持他的提奥,也在他离世半年后,因为精神与疾病的折磨而一并离世……
有人说,只有艺术家死后才会出名。
也有人说,艺术家大多数都是被饿死的……
这么说仿佛有几分道理,又有几分不甘与伤悲。没错,他们大谈艺术的时候,喝的都是最差,最便宜却又最烈的苦艾酒。他们下榻之地不是最冷就是最简陋的拥挤房屋。有的人靠着祖上留下的老底过活,有的人靠着朋友救济或者免费稀粥等社会福利生存。
梵高与高更就是这样的难兄难弟。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被认可,死后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上流社会争夺的珍品。
时过境迁,当我隔着屏幕去欣赏那天马行空的《星夜》,那争相怒放的《向日葵》,仿佛每一颗葵花籽都在挣扎。
我不经会问,是怎样的眼睛才能发现不一样的天空?是怎样的情感才可以捕捉大自然的旋律?
我想不出答案,如果非得找一个答案的话,我想它一定是——不疯魔,不成佛。
1890年,梵高卖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幅画,也是他在世时唯一卖出的画—《红色的葡萄园》
梵高几近荒凉的一生像极了一副充满了厚重色彩的油画。画面里充满了忧郁,热烈,以及绝望……
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阳光下的田野里开枪自杀身亡。
他倒向大地,像是摔进了自然的怀抱中。
他生于自然,最终也回归了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