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贫嘴老韩)
从前,工作上每每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总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育自己,想着自己要再努力一点,别人的不足过失要宽容以对。而且一直以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被认为是高尚的美德,但最近又重读下面这段话,又对此产生了新的想法:
《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人至察则不徒”,既是讲不要对外界事物和他人过于苛责,“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就是故意的保持一种不够清楚、不够明察的状态。
忽然感觉到,古人在面对了那么多残酷的现实之后得出的哲理蕴藏着大智慧——
如何“宽以待人”?在职场上,有上司、有同事、有下属、有其它单位,一件事不是自己能完成的,更不是全靠自己做了多少这个单一因素决定的。上司,有头顶上乌纱帽的老师;同事,有和你竞争的心思;下属,有着偷懒逃工的心思,其它单位立场不同、习惯不同。这些永远存在我们又无法改变的东西,“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就罢的,明明白白地指出有什么用?要求别人改正又能收到怎样的效果?干脆宽以待之,只要大事成了、面子上过得去,可也。
如保“严以律己”?这个问题更难解决,人对待别人还容易爱憎分明,一旦到自己的情感、心理,就会反反复复,一直“拧巴”。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向内归因,践行“严以律己”就要“负责任”地将错误的原因揽到自己的身上,要“刀刃向内”。久而久之,我们对别人做到了“蔽明”、“塞聪”,即对自己“至察”的无微不至。多么痛苦!想着别人对你的痛苦既不知不晓,又甚至背后挖苦、耻笑,多么不值!
故而,一味的严以律己、向内归因,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真真的并无必要。
无论必要还是无奈,多向外归因吧,互相都是有小心思、有残缺的个体,谁也别难为谁,共同地承担责任吧。活的轻松些,偶尔“宽”以待己,难得糊涂一次,岂不乐哉!
(作于2019.1.12——日更第1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