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读《老子的心事》第三辑,这是读的第二遍。记得第一遍时,那时正是刚生完孩子三个月时,照顾孩子的紧张和劳累,还有因为不如意的事而心情有些抑郁烦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时,我发现自己刚开始是读不进这本书的,是浮于表面而不能体会其精髓和奥妙的,但随着自己心灵的放下和平静,愿意改变这样的状态的心,才有找到以前读雪师的书的时候的一些酣畅淋漓又觉得智慧能量充电的一种体验。
今天读了二三十页,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即使是很忙碌的时候,雪师说他的心是闲的,心是柔的,不是刚猛。即使别人看起来特别忙。柔的智慧,温养,像小火慢熬那样,徐徐的,缓缓的。这样才能长久地坚持,不会一哄而散。
我想,这种柔也正是自然的,不勉强的,本来的。
这种柔性力量,刚好跟我们的经常的看法相反,刚好是我们忽略的。因为世界到处总在强调一种,强烈的,吸引人的,速成的,等等这类词。恰好忘记了,那本来的面目,其实是平淡的,拙朴的,顺应规律而自然成就的。是水滴石穿的力量。
积极做事的同时,心应该闲一些,这样舒适的状态才能长久,舒适是适度的安逸和享受。不要急于求成,又不是急着去啥地方。慢一些,从容一些,享受过程,做各种事的过程。我们的心灵如果宁静和自在,无处不是净土,还是需要在心上下功夫。
总是求效率的急于求成,觉得自己能做许多事,可是有时候又拖延,把事情集中到时间节点一下子弄完,就是在盯那个目标,前面的等待和时间的消耗其实很浪费,也不懂享受当下,做好每一个当下,这样也是浮躁的,做事也是被动的。做事要肯下苦功夫,慢功夫,愿意这样做才是大智慧,自己总是会陷入那种小聪明里。技巧性的技术性的东西,不是道,不重结果重过程时,结果自然而成,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好的体验,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会收获超于结果的意外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