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手拉手,一起走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

作者: 杨金社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06:44 被阅读0次

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定律是: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逆境使人成长,让人成熟。

王阳明心学的宗旨,无非就是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王阳明心学的灵魂是,人人都有尊严,不可侵犯。

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

王阳明心学中所倡导的孝的问题,其实就是一门不让父母担心的学问。良知告诉一个人,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是让父母心上安宁,物质条件还在其次。其实就是感应,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就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

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平安,否则,都是空谈。

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幻,都是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平安。

如何学会朱熹理学呢?王阳明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

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学会放弃,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

第三,改过。有错就要改,绝不姑息。

第四,责善。就是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实际上,这就是儒家倡导的老方法:在效仿典范和反省中获得自我,进而成为圣贤。这时的圣贤就是心灵自由、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

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静坐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王阳明的心学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人如果没有定力,自然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民不与官斗”的生存智慧。

“心灵自由”才是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能体会到圣贤的滋味。

(未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dj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