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封面限制了你的思维

作者: 罗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0:43 被阅读50次

很多人问我,做培训老师这个行业,是不是接触面挺窄的,因为组织架构关系简单,接触的大部分人又都是孩子,很难有新的碰撞。

不!

别忘了,每个孩子身后都还有一对父母,这些父母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着各自的领域和经历,和他们交流,总能不断带给我新的思想冲击。

                                                                       01

上周末,我和一位妈妈聊天,就听到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这为妈妈的两个孩子都在我这里学习,哥哥已经下课回家,他的素描练习本就放在我们身边的桌子上。一会儿,弟弟下课了,走到我们身边,拿起哥哥的素描本翻开来看,忽然说到,

“咦?哥哥怎么把画画反了呀,这样本子就要倒着拿了!”

我正想着怎么解释,这位妈妈却说,“没关系呀,你看,这个本子里面全是白纸,正着用、反着用并不受影响,你不要被一个本子的封面限制了你的思维。”

妈妈的回答简直让我狂击666……

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封面”的含义,其实可以涵盖很多。

例如,假设我们的工作经验就是一本书,那么我的封面就将我定义为了一位美术老师,我接下来的时间也都会以美术教育事业为核心来展开的我的工作,可难道说,我就只能在其中添加关于美术教育的内容么?

未必吧。

我们先不说跨领域的研究,就从教学本身来讲,美术老师就只能研究美术这一门学科么?

我上学的时候,作为主科的语、数、外和作为副科的美、体、音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它们唯一共存的时刻就是在课程表上。可是,大家还记得之前我在《美术,这个你曾不屑的“备胎”,才是未来伴你发展的“真爱”》一文中跟大家提到过的美术的形象语言是怎样在各个学科之间穿插纵横,为各个学科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么?

这张数学作业,如果未被标上“数学”的标签,这样丰富的画面,说它是美术作品,无人质疑。而其中描述的四季轮回,水的液态到固态的循环内容,将它定义为生物作业,也毫无违和感。其本身用美术语言来表达数学概念的形式,最是令人拍案叫绝。

学科与学科之间,虽存在内容上的不同,但却也可以从中发现共通的链接。

我经常跟我团队的老师们说,当你选择成为一位老师时,它并不单单是一个被学科定义的职位,而是一个领域,它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想成为一位好老师,在教育领域中,有太多的内容需要你去了解和学习以及思考。

例如:

学习儿童心理学,帮助你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

研究绘画心理学,让你懂得怎样通过绘画来观察孩子的内心,甚至可以上升到艺术治疗。

阅读文学名著,可以让你的美术课程设计的更有内涵。

关注数学、语文,可以让你的美术课程设计的更贴近孩子的学习生活。

……

因此,谁说这个“美术老师”的封面,就只能让我单单在美术这一学科内游走呢?

                                                                      02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跨行业的思考。

还要提到刚才那位妈妈,她是做高级服装定制的,头脑非常活泛,可能我们俩之前聊的比较投机,到了后面,这位妈妈给了我很多如何经营中心、组织活动等很好的建议。结合她经营的服装事业,她给了很多我之前没有过的想法,让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之前在杭州工作时也是同样的,很多时候,给到我一些新想法的,往往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家长们,当我站在固有的行业思维里走不出来时,他们站在其他领域,用他们行业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我遇到的问题,反而找到了方法,看到了机遇。

上一篇文章中有跟大家谈到“打破专业边界”这一概念。这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在听古典老师的课程时,所接触到的“所有权依赖症”这一概念。

即:

人们往往对自己已经了解的,已经拥有的东西有着深深的执念,迷恋到不能自拔。并且,我们往往会把对待接触新事物时的关注点放在“我会失去什么”,而不是“我会得到什么”。

因此,我们往往热爱过去,依恋拥有,迷恋存量,却很少有心理动因去关注未来的可能性。

例如,很多优秀的老师或成熟的机构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是最好的,最有效果的。实际上,再好的方法也是有局限的,不只是专业局限还有时间局限,时代在不断发展,所有的理念都应当随之不断更新迭代。停滞不前,再好的理念也终将腐朽变质。

这里,想引用古典老师的一句话,

你越是死死抓住过去,未来就越来越狭窄,生活也就越来越憋屈,最后,你占有的那个东西反过来就占有了你。

                                                                        03

我们再把这个封面扩大到人生。

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比喻——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

人生变化莫测,我们很多的经历、标签,放在人生这本书中,就只能成为其中某一个章节而已,因此,我们又怎能用一种想法去对待整个人生呢?

《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在经历了种种之后选择在北京创业,面对着帮她创业的朋友团,她感慨说:“北京,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不论是曾经的朋友还是对手,兜兜转转,最终都成为了我的同路人。北京啊,真是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城市,我们都是这其间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我很喜欢这段话,但不应该只是北京,而是这个时代,以及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的人生。

昔日的英语老师可以凭借超强的表达能力走上荧屏成为公众人物。

摆路边摊的老奶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让自己的手艺成为“网红”。

没有工作经验的全职妈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分享育儿经验赢得数万粉丝。

……

这些曾经不可能发生的事在这个时代都可以成为可能。

前提是你愿不愿放松对过往拥有的执念,抛开“封面”化的思维,牵手新的认知。

相关文章

  • 别让封面限制了你的思维

    很多人问我,做培训老师这个行业,是不是接触面挺窄的,因为组织架构关系简单,接触的大部分人又都是孩子,很难有新的碰撞...

  • 别让思维限制了你

    今天看到一个采访孩子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孩子解释了这样一件事。 “你觉得在穷、矮、丑这三样,哪一样发生在你身上比较可...

  • 黑勇: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链接

    链接: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句话在去年红极一时。在这个超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的思维...

  • 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思维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生有7次成功机会。”,其实对一个家庭而言何尝不是那。我家有父母双亲和4个孩子,妈妈从事农业...

  • 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思维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一条流行语: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本身只是一句调侃的话,但是事实可能真的如此。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

  • 别让思维限制了你的发展!

    你是否很迷茫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你是否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荒芜?你是否觉得孩子不听话...

  • 别让百分之一的情绪失控,毁掉百分之九九的努力

    人生短暂别让情绪毁掉了你的一生,别让格局限制了你的命运,别让命运决定了你的一生。别让眼界限制了你的格局,人总是...

  • 2017-12-11

    别让床限制了你的行动

  • 别让你的眼界限制了你的思维

    前几日在微博上看到了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20年前,他第一次去了美国,他在没有去美国之前,从书本、朋友、父母...

  • 别让固定思维限制了你和孩子

    今天晚上,我和宝贝一起玩手指画,看到一辆车,上面画了无数根线,看了下答案,是一辆自行车上绑了很多气球的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让封面限制了你的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j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