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格调之于成功:刘邦、项羽一胜一败间显露格调高低

(5)格调之于成功:刘邦、项羽一胜一败间显露格调高低

作者: 阳明悟行学宫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09:58 被阅读0次

我有一个比喻,成功对一个人来讲,就好像动物长出了翅膀,能够从地上飞到天上。如果一个人的特质就像个老鼠,那么长出翅膀了也就是只蝙蝠,飞不过十数丈高而已;如果一个人的特质如同一只老虎,那么长出翅膀来就是翼虎,可翱翔于九天之上。所以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你自己的本心是个什么样,而不是外在的一切所能给你的支撑。然而现在的人们,双眼紧盯的恰恰都是“翅膀”,而不是“本体”。我们的书本上、杂志上、网络上四处宣扬的,人们嘴里说的、脑子里想的、手里干的,都是机遇、能力、技巧、人脉等等这些“用”的层面,而几乎很少有人去关心养“体”的层面,所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的现象层出不穷。现在大家关心的都是一件事情做的“好不好”,不太关心其“对不对”,实在是本末倒置。

做人做事,格调要高,这跟有钱没钱,地位高低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人的心。在现实生活中,包装看起来精美华丽,内里乏善可陈的产品到处都是;表面看起来毫不起眼,细细品味才见风韵十足的好东西也不少,物件如此,人亦如是。

秦末的诸侯纷争中,有几个代表性的英雄豪杰,都是起自民间,我们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人的格调高低最终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第一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本身就具有领袖气质,在他争天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他率领家乡子弟兵攻陷第一座县城的时候,他就按照一整套完整的行政系统要求来设置官吏,由此形成了日后治理天下的行政班底,可见在一开始,他就志在天下。

在刘邦路过陈留的时候,有一个七十多岁的看门小吏来求见,刘邦当时已经是有一定地位的诸侯了,所以根本没有把来者放在眼里,毫无顾忌让两个侍女一边给他洗脚,一边接见。来的人看见刘邦如此不礼貌,就故意说:“聚集天下义兵讨伐无道暴秦的人,不应该以傲慢无礼的态度接见长者。”刘邦听了以后,马上喝退了侍女,起身重整衣冠,恭敬地把来人请到上座,并向他道歉。

刘邦率先进入秦都咸阳以后,他这个乡下汉第一次见到秦宫的巍峨壮丽、宫女的国色天姿、府库的奇珍异宝,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他从军营的大帐搬进咸阳宫,整天美酒佳肴、倚红偎翠,忘乎所以,但当张良与楚军正日夜兼程奔赴咸阳,天下大势尚未明朗的说辞劝刘邦搬离咸阳宫,封存府库宫室,回军霸上时,刘邦虽然十分不舍,但还是理性地回到军营中,对秦宫的宫娥、珍宝、金银一无所取,正是这种行为,为他在鸿门宴上解脱自己提供了事实证据,才打消了项羽杀掉刘邦的念头。

当项羽率楚军抵达咸阳,汉军随时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机时刻,刘邦为了保留日后争夺天下的火种,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亲赴九死一生的鸿门宴,为汉军的崛起赢得了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与项羽反复拉锯战的数年中,刘邦虽然败多胜少,但从未动过放弃的念头,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斗争到底,毫不妥协。消灭项羽以后,刘邦本想定都洛阳,但谋士娄敬和张良均力谏定都关中,刘邦出于统治天下的角度考虑,最终在咸阳宫附近的长安乡建立宫殿,就是后来的长安城。这一切无不显示了刘邦志在天下的大格局,高格调。

反观项羽,他的很多做法跟刘邦恰恰相反。项羽在初露峥嵘的时候,就显示出赳赳武夫的习气,喜欢身先士卒、上阵厮杀,而不善于谋划全局,运筹帷幄。在他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之际,他不是趁机建章立制,一统天下,而是分封六国贵族,重回战国诸侯割据的老路,又称自己为“西楚霸王”,丝毫没有天子的志向和格局。不过他的自称倒是名至实归,他确实是个霸王,最终也没有超出霸王。

楚军进入咸阳之后,项羽意气用事,不思利用秦朝已有的统治基础,反而如同流寇一般大肆掳掠,放火烧毁秦宫,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损失。这时有策士建议他建都咸阳,说辞与娄敬、张良建议刘邦的并无不同,但项羽不仅不采纳,还说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话来,活脱脱一个“炫富”的暴发户形象。策士听了以后,无话可说,私下对别人感叹:“人们都说楚国人沐猴而冠,看着像个人物,实际上徒有其表,今天才知道果然如此。”项羽听说以后,怒而把这个人烹杀。

只因一句牢骚话就愤而杀人,可见其性格之暴躁、心胸之狭隘。项羽与刘邦征战数年,虽然屡有胜绩,但由于他不善于顺应人心,导致楚军侧翼、后方均不稳固,各路诸侯时常被汉军策反、攻取,项羽不得不疲于奔命,无力致汉军于死地。在荣阳楚汉对峙时,项羽在阵前与刘邦见面,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项羽身为楚军统帅,面对天下纷争,心无良策,居然提出与刘邦决斗,其政治幼稚、外强中干、锐气尽失的气象一览无余。再看刘邦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身为三军主帅,最重要的是“庙算”,岂能去争勇斗狠呢?一问一答间,高下立判。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5)格调之于成功:刘邦、项羽一胜一败间显露格调高低

    我有一个比喻,成功对一个人来讲,就好像动物长出了翅膀,能够从地上飞到天上。如果一个人的特质就像个老鼠,那么长出翅膀...

  • 刘邦与项羽

    上周又重温了经典电视剧《楚汉风流》,有所感触。 刘邦用人唯贤,项羽用人唯亲。最后刘邦胜项羽败。 兄弟的兵权,最多给...

  • 刘邦何以胜,项羽何以败

    楚汉争霸,主要在刘邦和项羽之间。起初,刘邦弱而项羽强。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未尝败绩。而刘邦,虽然也有...

  • 以古写今——刘邦项羽,用人的区别

    导读:刘邦项羽都是英雄豪杰,但是刘邦能用人而胜,项羽不能用人而败,从《史记》的事情和两个人《大风》《垓下》作品中的...

  • 对于王小波《关于格调》一文的思考

    今天读了《关于格调》一文,感觉作者写的观点很值得思考。 首先提出格调有高低与尺度问题。人人都希望自己有高的格调...

  • 闲谈刘邦之胜,项羽之败!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大国历史趣观”,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最新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

  • 英雄与无赖

    历史上对项羽与刘邦的评论自司马迁起就有明显的倾向性,即项羽虽败,却是令人尊敬的大英雄,刘邦虽胜,却依然是不折不扣的...

  • 刘邦的欲迎还拒之道

    刘邦想当皇帝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可是项羽兵败被杀后,刘邦的部下称呼他皇帝,他却不干。 项羽兵败被杀,再没...

  • 读书杂记一则

    楚汉相争,项羽败于刘邦。每读此章,无不为之唏嘘。刘胜项败,原因固多,然英雄败于流氓,豪气输与奸诈,终让人心为之塞,...

  • 空言虚语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韩信、彭越合兵围攻项羽,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刎。各路诸侯与刘邦手下的大臣纷纷要求刘邦称帝,刘邦谦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格调之于成功:刘邦、项羽一胜一败间显露格调高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qb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