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婆住院,我在11楼等电梯下行,去1楼药房取药。
一个目测一米五左右的老太太抱着一个小婴儿,有些惶恐的随着我们进了电梯。小婴儿的头上捆绑着厚厚的纱布,还有医院的留置针。
惶恐的老人进电梯后,在电梯旁站着的一人想帮着按数字,问她:你到几楼去?
小个子老太太小声的说:我要到六楼去,我的孙女在六楼呢。
旁边的一个男人说:这边电梯只上单层,不到六楼去哦,对面那个电梯才去双层哦。
男人这样一说,小个子女人马上抱着孩子出了电梯。
我从1楼取药回来没注意看,匆忙的拿着药进了护士站。
从病房出来,在11楼又看见了这个老太太。老太太怯怯的抱着那个小小的婴儿,在11楼大厅处转悠。
看她的样子,我似乎能看见,在电梯口无助的婆婆的样子。于是走过去,热情地问她:您这是还没下楼吗?
看见我她表情一下子舒展起来,慌乱的说:没有,没有呢,那个东西我不会按它不动……
询问清楚后,我和她一起走到了双层的电梯旁。帮她按到了下行的六楼数字键,告诉她,等看到那个六的数字不亮的时候就出来就好了。
和小个子老太太一起下楼的,还有一个年轻的男孩。那男孩友善的对老太太说:等会我帮你。
看双层的电梯下行,我才来到单层电梯缓缓向下来。似乎悬的心也慢慢的放下来,我相信这个小个子老太太会平安的到六楼,找到她想见的那个大孙女。因为那个男孩友善的眼睛和动作,让我相信他可以帮助老太太的。

2、下午推轮椅去一楼,为婆婆做磁共振,一天多的住院环境婆婆很快适应了,也或许是身体上的不舒服,已经缓解了大半,老人家的心情好了很多。
门诊部的医生曾说,婆婆住院是疗养的。可是办理住院手续后,每次总有一些复杂的检查。这样的花费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呢?
在排队做磁共振的时候,她会热情的和周围的人打招呼。可是她那种询问式的打招呼,似乎人家并不买单,人家不愿意告诉是哪个村的,是什么毛病。
环顾着周围戴着口罩的这些陌生人,他们的表情有些是焦虑紧张的,有些是凝重的。年迈的婆婆似乎理解不了人家的心情,她只是以她的认知打招呼。
觉察到婆婆反反复复的进入电梯后,似乎很快适应了。这次入院的婆婆没有了怯怯的样子,倒像是到了一个熟悉的大村庄。
做完磁共振从一楼上电梯后,电梯里3、4岁模样孩子和奶奶并排站在一边。
我可爱的婆婆啊,竟然特别热情的拉着那个小孩子说:你过来,你坐到我的腿上……
好在,好在眼疾手快的先生慌忙制止了婆婆,这过分的热情举动。和孩子一起的那个老人,翻了个白眼给婆婆。好在人家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
出了电梯,做儿子的先生耐心的劝导婆婆,并且明确的告诉婆婆,这样的行为是不礼貌的。
婆婆委屈极了:我都是为他好啊,我又不是坏人……
我轻轻地拍拍婆婆,没有说话,我知道年迈的婆婆,80多年都在小小的村庄里生活的婆婆,她或许永远也理解不了,自己的热情是不妥当的。
带着觉察,我能看见婆婆的那些委屈和无助。是的,为什么呢?我明明是好心呀……
婆婆一生在小小的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的村民就是这样和周围的人互助打招呼的。这些没错,婆婆也没错呢。
带着感恩的心,记录这些发生和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