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是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工作了一周,你感到非常疲劳,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你只想好好地睡一个懒觉,恨不得一觉睡到大中午。不过,你四岁的孩子可不买账,他早早地醒了,爬到你的床上。扯你的耳朵、拉你的头发。“妈妈,快起床!”可是起床是你现在最不想干的事情,你会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我想多数家长都只得无可奈何地起床,强打起精神,带着对孩子的怨气,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可是我知道一个同样的场景,却是另外的走向。同样是妈妈周末想睡懒觉,女儿也早醒想叫妈妈起床,但是当女儿爬到妈妈床上后,妈妈说了一句话,女儿就乖乖地爬到床的另一边去,自己看书、拼图,玩了半个小时,直到妈妈睡饱了自然醒。
这无疑又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当朋友跟我说她女儿这番表现的时候,我却一点也不意外。秘密就是?恰当的语言。语言是可以给人温度的,同样,不恰当的语言给人的杀伤力也是无穷的。我的那位朋友就利用了一套亲子沟通的技巧,让语言变得更有温度。
2.
请你想象一下一个场景,你的孩子穿着鞋子踩脏了一张你买的新沙发。你会怎么说?
回答1:“你怎么这么调皮呢?”
回答2:“快下来!别踩脏了沙发!”
回答3:“你不应该穿鞋站到沙发上。”
回答4:“我建议你赶快从沙发上下来。”
通常以上是家长们最常见的回答,而且我们也不会觉得这些回答有任何问题,更别说它会破坏与孩子的沟通了。但是如果我和你说,这些说法的确伤害到孩子了,你相不相信?不信?倘若是你的朋友来你家做客,同样是把你的新沙发弄脏了,你还会对他们这么说吗?你肯定知道,成年人希望他们的朋友能够帮助他们“保留面子”,所以你会处理得更加委婉。不过对待孩子,你肯定又是另一番态度:“没有规矩,哪来的方圆?不好好教育,以后成何体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博士提到过,解决亲子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界定问题的归属,事件对谁产生困扰,这个问题就属于谁。踩脏沙发这件事,明显对孩子没有造成困扰,如果不是你阻止,他也许会把沙发当成蹦床,且越跳越欢。而父母显然无法接受孩子这一举动,所以这是一个父母不可接受的行为。
3.
遇到了一个父母不可接受的行为,那我们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孩子的不当行为“合理化”,以减少亲子间的冲突吗?
当然不是,纵容孩子的不当行为,那是“溺爱”。我们当然要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我们无法接受。不过,怎么说,其中蕴含着技巧。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信息是通过“编码”之后传递给他人,被人所理解和识别的,这里的编码过程,就是语言。上述场景中的四个回答,传递到孩子的耳朵里,变成了下面几个信息:
1)孩子很调皮 。
2)孩子做错了。
3)孩子还是做错了。
4)孩子就是没做对。
第一个信息变成了一则对孩子的评价——“你很调皮”;第二、三、四个信息则传递了一项指令——“你快从沙发上下来,你这样做错了”。这四则信息始终没有传达出父母的感受和需求,听上去更像是“指责”和“纠正”,这些就是典型的“你-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1811/2b70b626aaf03ee9.jpg)
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训练》书中提到,“你-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拒绝信息”,它们会排斥孩子的不足,粉碎孩子的自尊,强调他们的缺陷,将指责的手指对准了孩子。经常接收到这些信息,孩子就会感到父母“不爱自己”、“我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我又错在哪里了”,甚至对父母产生逆反的情绪。
4.
那应该怎么说?上文那个多睡了半个小时的妈妈,是这么对她女儿说的:“你拉了我的头发、扯了我的耳朵,我觉得好难过,因为我没法好好休息,我前几天实在太累了。”这个回答是一个明显的“我-信息”。“我-信息”不容易激起孩子的抵抗和叛逆。坦诚地对一个孩子说出他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不仅能降低语言的威胁性,还能把孩子推到一个主动的位置,让他自觉地担负起他的责任。一个正常心智下成长的孩子,对于别人抛过来的“求助信息”,多数都会积极地正面回应。这个时候,他们脑海里在翻腾的多数是“我该怎么做妈妈才会感到更好受一些呢?”这样思考就会推动他们的行为走向更积极、更友好的一面。
一个有效的“我—信息”,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只讲事实,不加评论。);
2.父母的感受(我觉得……;我感到……);
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对于第一点,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说明,就是对行为的描述,我们需要讲事实,而不评论。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而评论则加上了我们主观的评价,会让人感到“不公平。”比如,若孩子起床磨蹭,请你感受一下下面两句话:
你总是赖床。
你这周已经赖床两天了。
第一句话无形中为孩子贴上了标签,他是一个“老赖”,“反正我怎么改,妈妈都是这么认为的”;而第二句话则客观描述了一个事实,“赖床就是这几天的问题,以后改正,还是一条好汉。”后面的话对孩子的杀伤力就大大地减弱了。
记住了吗?下一次,遇到你不认可孩子的行为时,多用“我-信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