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小硕士读研的正确开启姿势来聊聊“心理表征”

从小硕士读研的正确开启姿势来聊聊“心理表征”

作者: 玩儿心来啦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7:10 被阅读0次

    马上新生就要开学了,又要有一批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始苦哈哈的研究生生活了。为什么是苦哈哈的研究生生活呢?回顾我的研究生生涯、看看我周围研究生的生活、听听周围研究生导师们的聊天,我觉得大家都不开心,有好多的“近忧”。到底怎么才可以不那么焦虑的、稍微开心一点的读研呢?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就得来聊一下“心理表征”了。

    1.“心理表征”是什么?

    去年,我上“思维导图”课,知道到了“心理表征”这个词。后来看《刻意练习》,书里也提到了这个词。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聊这个“心理表征”,他们都一脸茫然。

    “心理表征”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一个小朋友,在没有吃过糖之前,他是不会跟他的爸爸妈妈要糖吃的,为啥?因为他不知道糖是什么。一旦他吃过一次,就会把“甜甜的”“好吃”跟“糖”关联起来。这个“甜甜的”“好吃”就是这个小朋友对“糖”所建立起来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就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

    2.科研的“心理表征”该是什么样的?

    我曾经听到好多研究生抱怨:实验做了一遍,没有出来结果,烦死了;看看人家谁谁的老师,多上心,自己啥都不用管,只要做实验就行;人家都发文章了,自己刚换了课题。诸如此类。

    实际上,我想说,这一切的抱怨,都源于对科研没有正确的“心理表征”。而实际上,对“科研”最初的“心理表征”将决定你要开启什么样的研究生生活。

    初入科研圈的小硕们,对科研的心理表征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我们专业来说,研究生生活基本上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上研究生之前,对于科研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建立。

    本科生进实验室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本科实验;一种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像半个硕士。但是,这两种经历给大家带来的可能是不好的“心理表征”。为什么这么说咧?我们学院的本科实验,在开展之前有助教进行各种准备及预试验,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要做的就是按照实验步骤走一遍,大部分都会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成功,而不成功的就作罢,这就形成了最简单粗暴的认知:科研就是动动手。这一部分同学,开始科研之后无法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如果自己再不会调节情绪,那将沮丧至极,严重的可能会退学。另外一部分进入实验室做老师科研项目的同学,因为本身是被当成硕士进行科研探索,所以他们会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和重复,于是他们对科研的认知水平是:动动手+动动脑。他们对科研的认知将会是“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很多研究生就是带着这样的认知很不愉快的度过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从此与科研悲痛分手,各奔东西。

    实际上,到底什么是科研呢?

    我们拿打造一个自己的家来说。大家在本科阶段对科研的认知,就像买房子后装修一样,房子已经在了,我们去走一遍装修程序就好。就像大家去把实验按着步骤走一遍一样。而事实上,你要装修房子必须得有房子在,房子的建造过程是你不了解的、没操心的,而这前期的规划立项才是这个房子能够安全住人的前提。这就像实验开始前的的立项调研、材料准备等。所以,动手之前先调研看文献,而且是耐心看文献,这才是正确的开启姿势。现在,各种试剂盒很方便,动动手其实是再轻易不过的事情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做科研就像新手做菜,第一遍,水加少了,不太熟;第二遍,水加多了,有点过;第三遍、第四遍才会越来越有数,所以,做实验,目标是一次成功,但,不成功,很正常。请放轻松。科研不光是动动手、动动脑,还得虐虐心。当你被虐之后,你会发现,以后好像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做科研就是在磨练心性。

    第三点,做科研,不只有做科研的人,还有科研本身。所以,结果出不来,不要那么玻璃心,也许问题不在你不够努力,而是课题真的是难度太大。所以,有人说做科研是有运气成分在的。做科研,请有迷之自信。在你能掌控的方面,比如做调研、找方法、精细操作,做到极致。

    3.作为一名青椒,如何利用“心理表征”带学生

    我独立做科研之后,带过很多本科生,自我感觉还不错。第一届的时候,手把手带,后来的几届基本靠传帮带。基本上做实验这个过程和基本的结果处理没问题。但是,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能不能用,就得靠我自己来判断。我也听过其他带本科的老师说,不要指望本科生做科研,他们做的数据根本就没法用,纯是浪费钱。那么问题出在哪儿?是学生做的不行还是老师指导不好?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他们其实不知道怎样的结果才是合理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理想的结果没我建立心理表征,所以,问题是出在老师身上。是老师把学生当成了万能,是老师没有客观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阶段,是老师偷懒没有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表征。之前江苏大学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来给我们培训,他提到,进他实验室的学生刚入门之时,他会挨个跟学生聊天,随后,每个学生都会很自觉的开展工作,产出很好。所以,对于一个青椒,带学生最高效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最近看《优势成长》,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在学生初入门时,花上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并跟踪,告诉他们怎么看文献,怎么整理文献,怎么规范操作,什么样的结果才是合理的,科研路上的风风雨雨等等,目的只有一个,给他建立科研的心理表征。这样才可以避免最后双方都着急出不来文章毕不了业。所以,对于一个青椒,去学习一些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吧。执教生涯里,只有专业知识时不够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管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硕士读研的正确开启姿势来聊聊“心理表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xw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