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第一章之我见

《中庸》第一章之我见

作者: 枯藤老树123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3:58 被阅读80次

《中庸》乃四书之一。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以下为《中庸》之第一章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先看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子说,性即理也。理即天理。故天命即天理,亦即程朱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之天理。率性之谓道,即:顺应天理即为道。那么如何顺应天理?礼乐刑政即为教化之用,亦即通过礼乐刑政,可以达到修道之作用。

这里看出,国家的所有教化手段(不光是法律),最终都是为了使人们顺天理而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上道”。一个人讲不讲道理,就是上不上道,讲道理,就是上道,也就是顺天理。

第二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句相对来说就容易理解了。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举止无不是在顺“道”而行,打个比方,吃饭用嘴吃而不是用手,这就是道;走路用脚而非手,也非其它器官,这也是道。假如一个人走路用手,像欧阳锋倒炼九阴真经,我们会觉得非常奇怪,很别扭,为什么?不合道。也就是“可离非道也”。

第三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古人认为,“人”乃是“天地人”之一,上有天下有地,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点上,儒与道是完全一样的。庄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作为自然的人,就要对自然有所敬畏。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要心怀恐惧,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我们家乡话叫“天上知道一半,地上晓得全完”。这就是对天地的不敬畏。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虽然庄子的意思是不需要了解很多知识,因为一辈子也学不完,但是也确实说明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不了解的。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不知道的东西一棍子打死,那就非但不智兼且可笑了。

第四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是对于“慎独”的注解。不要以为在暗处,在只有天知地知之处,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抬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往往最能反映他的品德。

第五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对“中和”的解释。不发即谓中,发了即谓和。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即是对“中和”的最好理解。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不表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表现过度那就是没有达到“中和”。比如喝酒这件事,适可而止,怡情养性。但有些人偏偏每次都要喝个酩酊大醉,而另有些人则偏偏喜欢将别人灌醉以为乐事,这些都不是“中和”之表现,换句话说,都算不上“上道”。

第六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句分说“中和”,其实意思一样,中即和,大本即达道。

第七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是说,人能做到“中和”的效果。我的观点是:人气正则国运顺,天气正。人气不正,则国运衰退,天必降妖。比如不正常的天象,往往是君王无道的象征,在此种情况下,一国之主便要下罪己诏,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也。

相关文章

  • 《中庸》第一章之我见

    《中庸》乃四书之一。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以下为《中庸》之第一章...

  • 读《传习录》第五天-陆澄篇

    二十三、《大学》与《中庸》的异同:阳明先生说,只是将《大学》全书的旨意。都概括为《中庸》的第一章。 二十四、孔子正...

  • 2019-11-22

    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中庸》第一章首先说明道的本原出于天,不可更易;道的实体则备于我们自己,不可偏离。 既然...

  • 《中庸》(一.纲领)

    题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

  • 20180929《聂巧乐互动体验式亲子胎教法》读书笔记1

    第一章:胎教定义之我见 “良好的夫妻合作、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是成功胎教的基础。” “胎教首先是母亲的一种修行。” ...

  • 中庸之道与格物

    今天开始再读《中庸》。 第一章写《中庸》在历史上有三种著名注解: 1、出自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庸是用的意思,中的作...

  • 2018-05-26 多给孩子社会体验

    A、读经汇报: [早起早课]:04:50 [父母读经]:通读《中庸》 [亲子读经]:《黄帝内经》法天第一章,《诗经...

  • 2018-05-22 行不言之教

    A、读经汇报 [早起早课]:04:50 [父母读经]:通读《中庸》 [亲子读经]:《黄帝内经》法天第一章,《诗经》...

  • 2018-06-14作业之痛是孩子最痛

    A、读经汇报 [早起早课]:04:50 [父母读经]:通读《中庸》 [亲子读经]:《黄帝内经》法地第一章,《诗经》...

  •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一)

    作者:张老师 一直以来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把《中庸》详细的读解一遍,特别是关于《中庸》第一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第一章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z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