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纲领)

作者: 袖舞清风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9-22 09:49 被阅读0次

                                  题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曾经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遵循天赋的本性行事,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其后十章(二~十)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一.纲领)

                                  原文(译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中庸》(一.纲领)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中庸》(一.纲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正常进行,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旁注


                              【程子旁注】

    《中庸》(一.纲领)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夫子程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这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把它写录成书,传授给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本书开始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开为各种事体,最后又综合起来归结到一个道理上来。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充塞天地四方,收拢来可以深藏于隐秘的内心。它的意味是无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如果反复领会探求,心里必然会有所收获,那就一辈子也受用不完了。)

                              【朱熹旁注】

    《中庸》(一.纲领)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上面一段是第一章,子思传述孔子的学说以创立《中庸》。首先说明“道”的本原是出于天而不可以改变的,“道”的实体存在于我们自身而不可分离;其次说明“存养省察”功夫的要点;最后说到“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这目的不外乎是想使那些傲学问的人,反观自身而领悟出它的道理。去除由于外界的引诱而产生的私欲,使那天然的本性充实起来。这就是杨时先生所说的本是《中庸》一书的纲领的原因。以下十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用来阐发这一章的含义的。)

    《中庸》(一.纲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一.纲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v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