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集结号》——关于生命和身份的故事
曾经何时自认为冯导是个缺乏足够艺术和深度的导演,集结号应该算他改变形象的佳作,至少打破了中国以往战争片的深度,冯导是个不安规则出牌的人,刘编剧也是个挖掘经典的老手…把战争、生命、荣誉、公平、战友诠释的如此扣人心弦…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2580/ddd9ca4f062e4a77.jpg)
有人说,看过《集结号》领导不可靠,看过《投名状》兄弟不可靠…这可能就是个不可靠的社会,冯导一改以往战争片的英雄主义、大无畏牺牲精神…一个烈士等于700斤小米,这是他最意味深长和泼辣的一笔,试想当时又有多少个这样的200斤小米(失踪者),剧中还提到等待烈士身份查找的十几万一大摞人,人民子弟兵身份的核实就这么难吗?剧中没有深说…不知道在欧美自由、生命致上的国家,一个士兵生命是什么价呢?他们那里会不会也下达这样的命令?——注定只有以死阻挡敌人不会吹响(撤退)的集结号?这对于什么样的生命才算是公平的?
剧中有个场景也是牵强的,把战友们的尸体埋进窑厂是为了不把尸体留给敌人(国民党军),难道同是中国人的敌人对尸体还有不敬?(像日本帝国主义?)不如说就是为了以后更容易找到来纪念或证明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2580/a5c96e36048136c5.jpg)
剧中下半场,主要描述了连长为死去的战士们找回身份和荣誉的过程——几经周折终于为战士们争来了烈士名分——并证实了,和团长约定好的可能吹响的集结号根本不复存在,我想下半场最大的震撼就在这里——上面提到过,这样的集结号约定到底是对还是错?有些战士说听到了集结号——为保留火种和延续生命?按肖申克来讲,没什么比自由和生命更重要了,而我们的战士们仍旧老实巴交等候命令,视死如归,其他内容都是异境团圆而变得俗不可耐——最后结局就是美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72580/1beeb5b74446d129.jpg)
这样的美好结局我想不是一个深入思考者想要的,冯导最终还是淡写几笔最后回归传统!试想一下,如果连长没有活下来,或者能证明的都牺牲了,谁又能为他们来翻案证明?实际上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湘江战役、万里长征、地下战场等等中死去的战士中又多少是无名氏或无法证明!这就是多处都有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我要是导演,就不会让它异境团圆,成功找回名誉——而窑厂里的尸骨还是要被发现的,他们被称为伟大的无名英雄,所为的无为而无不为,可能这样更能荡气回肠…
当然,冯导这个大作已经有所突破,把生命明码标价、把战争刻画的惟妙惟肖、颂扬舍命相助的战友情…
名誉、身份、生命、自由…就是这样在悬于一念之间,分文不值。
后记:新肺炎疫情发生两周多了,窝在家里为社会做''贡献',总台大多员工也要按规定远程办公(要到2.23),这也是个难得的好时光,可以在家好好整理自己——不忘初心,回归本真!
2.11夜3: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