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已经快过去三分之一了,你在年初定下的计划坚持下去了吗?
糟糕,英语单词落下了好多,一周一本书早就不坚持了,都忘了上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读的了!
竟然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好多事还没开始认真做呢!
总是想改变,却总是改变不了,即使斗志昂扬地踏出了第一步,也总是半途而废。
明明想看看书,但就是停不下正在玩的游戏,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小时。
昨天还下定决心12:00前睡觉,今天都过了5分钟了,还是放不下手机,朋友圈都已经刷了一遍了……
这些情况都似曾相识吧!
1改变的本质
首先,你要承认一件事:改变不完全由你的意识决定。
改变的本质是从舒适的状态跨越到相对不舒适的状态,这种状态需要你消耗大量的精力来适应,而人的精力非常有限,精力消耗到一定程度,生理的疲劳感会促使你心理产生无力感,从而降低你的意志力,绝大多数的放弃也在此时产生。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个极限值,不可能像机器人那样按下按钮就能瞬间变化为另一种状态,并且长期保持下去。所以,不要责怪自己,不是你意志力不够,是身体的本能在拒绝。
承认了自己的弱点,知道了自己无法坚持的真正原因,就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消耗精力更少,更容易坚持下去的方法,恭喜你,终于走上正轨了。
2坚持的方法
想要使改变一直持续,最好的方法是让这件事不再消耗精力。
当改变成为习惯时,由舒适状态变为不舒适状态的不适感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习惯就像是本能,不需要你用意志力来维持,对精力的耗费最少,所以,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坚持下去。
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惊人的,无论你在多艰苦的环境下,无论刚开始你有多么沮丧或悲伤,时间久了你都会慢慢接受这一切,慢慢习惯这种环境,心态也恢复到最初的平静。
因意外致残的人刚开始大多痛苦不堪,甚至屡屡产生轻生的念头,但是几年后呢,还有哪个残疾人会每天郁郁寡欢吗,大多数人的感受和正常人一样,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
去年大热的《人类简史》里说:人的心理感受在绝大多数的状态下都是平淡的,痛苦或者兴奋往往只能持续短暂的片刻,历史上所有的人,在大多数时间内对于生活的感受都差不多。你生活在科技高速发达、物质文化生活无比繁荣的现代,但大多数时间里,你的内心感受和数千年前生活在物质极度缺乏、生活极度寡淡的祖先是一样的。
所以坚持最好的方式是使这种改变成为习惯,不需要刻意地维持,不需要耗费格外的精力。
3到底该怎么做
1.后果设想法
尽管可能会不太舒服,但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想一想你这样做的后果。
后果设想法的本质是让你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刺激:产生恐惧或兴奋等强烈感觉,从而促使你开始并持续行动。
例如减肥的姑娘,想一想这个蛋糕吃下去就是好几百大卡的热量,2天的节食和健身就算白费了,无意识的恐惧和不甘心对于你放弃这个选择有很大的暗示。
兴奋也是促使你改变并坚持下去的一剂良药,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想一想如果不现在赶紧做完,明天还有个事压在心上,做完了无事一身轻,可以毫无顾忌地约上朋友出去玩了,一想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兴奋感,促使你现在就行动,尽管刚开始可能由于兴奋稳定不下来,但试着继续做下去,你发现沉下心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是可以做到的。
2.任务分解法
因为做自媒体,平常需要大量写作,经常遇到几乎所有自媒体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效率太低,总是几个小时才能写一部分,而且质量平平。
最主要的原因是写作通常在周末,心里多少有些散漫,很难在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去做,明知道应该强迫自己改变,但就是做不到。
我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吧,想一想你工作和学习时,思绪是不是也是经常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老生常谈的建议: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做完一件事,例如读书、写作等,但事实是: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个毅力,根本做不到。
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能全神贯注的时间往往不超过20分钟,全神贯注也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每过一段时间,身体的本能会要求你停下来,思维的发散也就是这样出现的,而且这种发散你几乎无法控制。
任务分解法就是把任务分解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任务,每次以较短时间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个小任务,最后再把几部分整合到一起,虽然最后的整合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但比起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神贯注还是节省了很多。
比如,我早上乘地铁的时候总是思绪万千,想到什么就先记录下来,把文章的主题、大体的框架列出来。
然后午休的时候喜欢接触新的信息,就会去看书或者朋友圈文章及相关资料,为自己的文章积累素材,给文章填充内料。
到了晚上下班回家,工作了一天精力通常不太够 ,就做文章的润色和修改,这样就把一件事完成了,每一部份相对独立,且注意力比较集中,效率远比用一下午的时间强迫自己完成写作要高。
学习也是如此,好多人抱怨自己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多而不精,不成系统,但工作和生活实在太过繁忙,拿出一大块时间太奢侈了,那就可以来一个:不完全碎片化学习。
例如读书,分解为略读、重点部分精读、总结并交流3个部分。
再把每一部分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比如概况可以在放松的时候略读,精读部分就需要相对大块且心态平和的时间来做了,书评之类的在刷知乎,豆瓣时顺便看一看,或者写个短评,形成思想的碰撞。
分解任务法的好处是坚持的门槛较低,操作过程的感受也更为舒适,效率也比强迫式高很多。
3.从小事培养改变的习惯
改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人的本性都是贪恋舒适区的,无论是日常生活、工作还是其他事,一旦找到了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都容易安于现状,所以,与其到时候艰难地改变,不如从小事开始,使自己成为一个爱折腾的人。
比如去吃从来没有吃过的小吃,尝试一些从来没做过的兴趣爱好,每一次出门去一个新地方,挑战一下不熟悉的任务……开始可能会犹豫,但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你会发现新的风景。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去写文章,因为从小到大语文比较一般,作文从来没得过高分,但是偏偏发现了内容创业这个风口,完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写,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苦思冥想出一篇文章,发表后却寥寥数人读,经常抓狂,每天总是在思考是不是要继续做下去,但还一直坚持着,后来直到有一篇小爆的文章,10多万的阅读量,上千条评论,才第一次有了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也真正有了信心,也就坚持了下去。
经常在小事上做出改变的人,在重大的事情上往往也更容易踏出第一步。
4.把坚持短期化
因为觉得早上写文章效率比较高,就决定早起,这两天突然发现,竟然已经不知不觉地坚持了一个多月……
其实,大多数改变并不难,只是一想到这件事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潜意识地想要放弃。教你一个绝招,不要想着以后要坚持多久,只想着坚持一天,这总能做到吧,就像是要求自己今天一定要早睡,明天一定早起,就坚持一天。
只要你踏出这一步,第二天的成就感就会倍增,你说不定会有再坚持一天的想法。
所以,改变这件事不如把眼光放近,要自己先坚持一天,有了信心后再去坚持第2天、第3天,这样坚持下去的成功率远比一开始定下要坚持一年高。
比如你的目标是一年读50本书,你先定个小目标,这周读完一本,然后什么也不要想,直接去做,读完书后最好写个读书笔记,然后发到自己的豆瓣、知乎或者任何一个喜欢的网站,仪式感也是促使你坚持下去的法宝,因为坚持不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不到反馈。
如果我当时要是再坚持一段时间还是没有爆文,我不敢相信现在还会不会做下去。
所以,做一件事时设立一个短期目标,越短越好,越简单越好,让自己能较为容易的达成,正向反馈是激励一个人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就像是马太效应,越有结果,哪怕只是很小的结果,都能激励你继续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