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县城一所实验小学招生,从门外过,长长的队伍已经散去。据说是因为影响不好,但人散去心却留下,那些没领上号的家长,心急火燎,比在烈日下排队更着急。因为心里没底,因为你说不定,心理会更焦虑。
前几天一所城镇初中招生,更为火爆,那些考不上县城掐尖的孩子,家长硬要往里送。不在本片范围的托关系,找朋友,难坏了家长。听说今年一个班额不能超过十五人,招生的学校也不容易,谁没个亲戚?谁没个朋友?大家挤扁了头上城,难坏了多少人?所以能进城的家长先不管自己的孩子在城里的成绩如何,只要能进城那都是心情倍爽。成绩好的因为孩子地成绩优异,成绩不好的因为自己的关系硬。前者或后者都有骄傲的资本,炫耀的理由。尤其是村里做点生意的,露点头脸的,说到孩子在县城上个小学上个初中,都成了无上的荣光。在自己的努力下自己的孩子接受了自己所能努力的最好的教育。
与城里学校门庭若市形成对比的是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先从小学说起,许多孩子从小学就进城读书了。县城公立小学是首选,退而求其次找私立学校。连青岗上万人的大村,一年级的新生也从原来地三个班减为两个班了。初中招生时去一个超市购物,因为都是三里五村的,说话很直接,“学校太破了”、“学校没有热水”、“学校没有空调”……那一刻我俨然成了学校的代言人。除了为学校辟没有热水的谣外,告诉他们学校已经从九年级开始装空调了,我只能一笑而过。家长能看到的是外在的物质条件,现在生活好了,家长的要求也在合理的范围内。他对你不满意,你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因为他们托关系上的县城一所学校现在也没有空调。
虽然去年我校的中招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排名前三,语文英语全县同类学校第一,172名考生生入一中十中97人……好像他们不喜欢你,这些都不在眼里。
今天读到一篇写农村老师招生新生的文章,感出很多。是呀,城里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攻城掠地,一所所学校招生满员。在城镇化进程的今天,谁都无法阻挡社会发展的进程。但这可苦了农村的老师,尤其是城镇化更早的乡镇,慢慢地吊着,一点点挣扎,个中滋味又向谁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