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拆我拆我拆拆拆
陶珍(秋林组)1.11拆书训练营第二十九次作业《正面管教》

陶珍(秋林组)1.11拆书训练营第二十九次作业《正面管教》

作者: 陶珍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1:21 被阅读36次

R:

I:孩子是最单纯的人群,他的反应最为本真。能够有效地赢得孩子的人一定会“得人如得鱼”。赢得孩子的关键是创造“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前提:孩子的听者——父母应当抱着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

态度是你话语背后的“潜能量”,决定你说话可能会采取的方式,说话的效果。我们通过拆解书中相关片段,示范一次良好态度之下的“赢得合作”的沟通方式。根本目的是:从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中,帮助做父母的体会怎样的态度才叫做真正的“友善、关心和尊重”。

书中“赢得合作”的有效沟通方式分为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要点:确认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2.表达孩子的同情体谅,要点:分清同情和认同;举自己的例子以共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要点:态度真诚不虚夸。

4.引导孩子协商或独自解决问题。要点:信任孩子的合作、判断、决断力。

孩子身上发生一件让他不愉快的事,比如:遭到批评、被欺负、受到委屈回家产生异常行为;被成人强制要求产生阻抗心理等,都可以用这四个步骤与孩子进行沟通,使亲子关系和谐、孩子心智得到成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终使孩子愿意和你分享遭遇和内心感受,乐于和你一起解决问题,信得过你,赢得孩子的心。

第一步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就是要父母放下姿态,切实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体谅他,关注他的内心,使他的心灵的创伤得到安慰和平复。人是一个感受体,在内心受到刺激的时候,原始的保护反应,促使他不会第一时间用理智来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先去封闭自己进行疗伤。如果大人能在这个时候给予他理解性的话语,使他体验到大人的态度是安全无害的,就不必再封闭自己来疗愈,而是敞开来疗愈,敞开是疗愈的第一步,也是让孩子在你面前打开心灵的第一步。

第二步,如果说第一步重点在准确描述孩子的感受,以表示你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感受。那么第二步的重点就在于共情,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类似事例来对照孩子的事件,以达到让孩子知道产生某种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尤其是那些不好反应是正常的,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做出的反应。但是并不表示你就认同这种反应是合适的、正确的反应,比如说遭到老师批评,就对抗老师。所以在这里不评判孩子的反应(不管是认同性评判还是否定性评判)是很关键的一点。

第三步,书中并未详细解说第三步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应当是孩子带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呈现在你面前,你很担忧或者很困惑,并且由此继发性地引起了你的愤怒、责备心、失望等情绪,这些情绪也许很强烈,我们可以点到为止,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确实很在意他的一切,不要过分强调你的反应,否则可能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

第四步,这是最简单的一步,前三点做到,第四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说前三点都是在为第四点解决问题打基础,很多父母都是想直接进行第四步走捷径,所以才导致亲子沟通上出问题,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做到第四点的前提是你要充分地信任孩子,相信他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在此要注意,信任孩子的同时,心中要有个底线:让孩子量力而为,不要出那种完全超出他能力范围的点子,以免他二次受挫,必要时可以出手一起实操解决(更多时候,孩子遇到问题最需要的是家人的心理支持,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案)。

A1:我家同楼有个小孩5岁小孩雁溪哥哥。有一次成人们大家一起在商量事情,雁溪可能是因为人多的原因,很想在大家面前表现,所以非常活跃,这样就打扰了大家。这时候,他的爸爸就很严厉地教训了他,“安静点!吵到大家了!你很没礼貌哎!没看到大家在商量事情吗?”雁溪顿时很低落,但是摄于爸爸的威严不敢做出什么表示。一直闷闷不乐地待在一边,直到奶奶来了,他就很不配合奶奶,奶奶说要带他走,他也不情愿,问他话,他也不爱搭理。奶奶就半批评半笑着对大家说这个孩子喜欢生气,不知道谁又惹到他了。这时候,雁溪突然哭出来了。奶奶赶紧一边给大家解释一边哄着给他带走了。场面有些混乱,同时还夹杂着爸爸不满的话语。

A2:如果我是那个奶奶,遇到这样的情景,采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就应当这样做:第一步,当观察到孩子不对劲,出现反常的行为表现,让做什么都要遇到阻抗。就像雁溪不愿意走也不愿意开开心心地玩。到哭的这一步,就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问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奶奶已经比较清楚是孩子遇到问题了,就可以引导他说出来。雁溪在奶奶友好、尊重的态度前提下,可能会说是爸爸吼了我!那么奶奶可以这样说:哦!原来是这样,爸爸当中吼你让你很没面子对吗?心理很委屈对吧?这就是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第二步,奶奶可以这样说:是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人批评真的会让人不舒服呢。奶奶记得爸爸小时候…………举个类似的事例。你看啊,其实爸爸也曾经像你一样遇到不礼貌的批评会很难过呢!奶奶也是呢!这就是一个尽可能表示同情的过程。第三步,这个时候,雁溪应该已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安慰,这个时候,奶奶就可以告诉他,雁溪刚才不肯走也不肯配合奶奶,奶奶感到有点困惑、担心,还点着急。用5岁孩子能听得懂的话轻猫淡写地告诉他奶奶的关切之心就可以了,顺便还可以简单而真诚地为自己的焦虑反应道个歉。第四步,最后,问他:如果下一次大人们在商量事情的时候,雁溪应该怎么做,比如说可以自己去一边玩,或者说先问问可不可以在大人身边玩一些不影响大家的游戏。最后还可以表示一下谅解:是因为雁溪不知道大人们在商量重要的事,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大家,所以下一次雁溪就知道怎么办了,就是表示出对他反思力、自控力的信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珍(秋林组)1.11拆书训练营第二十九次作业《正面管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ek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