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是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出现。公元前243年20岁的喜被任命为安陆乡吏是他为秦吏的起点,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终点。
作者从喜的墓室中发掘的相关资料和其他作证材料相互配合,介绍了喜面对的社会情况。一个人喜欢写日记,可能在几千年后会成为史学家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当然,写字作为少数人掌握的技巧,是秦汉时吏员考试的内容,也不排除写日记是喜热爱生活的方式。
全书分为三部分:
《斯人》介绍了喜的基本情况。其中《一户二宇》介绍了喜的住宅,以及当时住宅的布局和功能以及不同区块的名称,此处添加了一些风水常识,虽然记不住,但是对想要买房的人很有参考价值。《爱或不宁》和《生子》介绍了喜的妻儿,在娶妻和什么时候生孩子上,也谈到星宿对人性格的影响,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虽然对成婚的细节有诸多忌讳,但是对离婚后再婚比较宽容。《毋恙乎》则是底层人民在乱世中的无能为力,家书是战争覆盖下家庭纯粹的温情,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和家书抵万金的珍贵。
《黔首》大概是喜的个人经历。《喜的名字》中出现了大量当时的人名,有些名字的草率程度大概和张伟从厕所里出来一样。姓氏名的变化一方面有社会发展推动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在不断改进。当然他不属于黔首,在喜之下还有不能入籍的濮人,臾人。
《为吏》介绍了底层官吏岗位和职责的具体内容。作为当时的基层人员,喜的经历显然更接近大多数人的社会体验,和现在也没什么差别。对上是卑微的打工人,不管社会如何变化(秦攻打楚,喜的先辈从秦地来到楚地。如果喜再坚持一段时间,大概还可能成为大汉的吏),努力去完成上头的每一个任务(喜是安陆的啬夫,工作范畴和现在的乡镇面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情况类似)。对下是为难的甲方,对什伍制和连坐制有直接介绍后,看到包括喜在内的邻里之间的神经都长期紧绷,整个国家一方面变成了严格运行的战争机器,另一方面脱离了以战养战便很快会面临崩盘的可能。一个帝国的成功正是由一个个螺丝钉搭建起来,也由于一颗螺丝钉的松动而崩盘。
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历史知识的获取,是《为吏之道》一章中摘录的《语书》《为吏之道》两部古籍的部分内容。虽然两本古籍是学做官吏的教材,但是里面关于性格分析和职场做事的准则等内容,不但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最重要的是以后写很多文章都可以直接从这里寻找匹配的短语和成语,为以后的工作打开了新世界。
不足之处:
从史料解读的严谨上,司马少和鲁西奇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也被许多读者诟病。其中刘邦年龄计算出错,“沛公”的“公”解读有误,“亡”字解读有误鲁西奇也表示承认。其他被司马少一一分析的部分,鲁西奇则表示不懈应对。古籍中记载的意思正确与否,作为外行是很难看出来,但是诸如因为有规定对征发之役不得多员少员的规定,禁止隤計后年徭戍数等,推测当时风气普遍显然靠不住。从法的规范作用上看除了强制外,还有评价,教育,预测和指引。
在史料的使用上采用大量堆积的模式,阅读上有很大的跳跃感,很多篇幅都是原文和译文相互穿插出现,使文章产生破碎感。尤其是引用“简”上的内容时,必然带上简的编号,其实作为普通读者根本不关心是从哪一片竹简上抄录。鲁西奇坦言,《喜》是一本学术著作,是在论文的基础上构成,自然不好读。
另及: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 、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发现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秦吏黑夫的故事则可以继续上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