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一个轻松愉快的日子,但我们希望在这样特殊的一天,你都能特别关注儿童安全。
安全,从不玩笑。
自动扶梯杀手
2018年6月,广东廉江,一名幼童在商场里独自行走,想逆行上扶手电梯,在电梯口摔倒,手指被夹进电梯中。
幸运的是被一路人发现,迅速将电梯按停,幼童被救出送医,没有生命危险。
但幸运并不是每次都会降临。
2018年8月,湖北某商场,一名3岁男孩悄悄爬上扶梯扶手。
旁边按摩椅上的妈妈发现了情况,起身去抓孩子,可已经来不及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商场3楼坠落到地下一层,当场死亡。
监控回放无论第几次,心都会抖一下,一个鲜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已枯萎。
自动扶梯虽然方便,但一个疏忽就会变成“杀人扶梯”。
希望每一个扶梯运营方,都能做到:勤检扶梯,及时排除故障!若不慎发生扶梯事故,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更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加强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乘梯!
刺穿脑干的零食杀手
2019年2月,湖北一女孩,边吃热狗边蹦床,不料竹签扎入喉咙。
迅速送入医院,检查显示,竹签经过女孩的口腔,刺穿脑干扎入小脑。经过三个多小时紧急手术,竹签顺利拔出。
手术后进行各项体征检查均为合格,精神状况良好。
在大呼幸运的同时,不惊想到身边许多“带把儿”的零食。
烤串、冰糖葫芦、棒冰……
想想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每次拿着冰糖葫芦都发怵,签太尖,吃得小心翼翼,就怕把自己嘴扎破。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提前给孩子做好关于“带把儿”零食的安全教育,能不吃最好(毕竟也没啥营养),如果要吃,请不要打闹,最好把签取下处理再吃。
咬人的安检机杀手
先给你看一张图。
是不是觉得像一个孩子的检查图?
不过这个“检查”的地方不是医院,而是我们出行都要见的安检机。
暂不说安检机内对孩子有没有辐射危害,就是它能“咬人”的这个特点,也应该引起你的注意。
2018年3月,南京地铁4号线,一名3岁男孩将小手放在安检机的传送带上,手被卡在了传送带和滚动棒之间。
这样的事故,并不是特例。
对孩子来说,安检机这三个地方十分危险,一旦被“咬住”,几乎等于挣脱不了:
传送带边缘
传送带中间
传送带底部
如果不慎被夹住,要紧急按动安检机上方的红色制动按钮。
当然,更重要的是,带孩子过安检,一定要抓牢他们,不要让其乱摸乱碰。
会爆炸的涂改液杀手
在职场拼杀的你,是否还记得读书时使用的涂改液。
写错字后,用涂改液在上面一涂,就能吐出白色的颜料,遮盖错字,干涸后即可正常书写。
就是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文具,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狂野”。
2018年5月,贵州一名6岁的男孩,用打火机去烧涂改液的瓶子。
结果,瓶子爆炸,涂改液喷溅到男孩的身上,致脖子、胸口、脸多处烧伤,烧伤面积30%。
这是意外事故,但涂改液遇到明火会爆炸却不是意外。
它的主要成分中有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遇到热源和明火就有爆燃的危险。
请尽量不要让孩子使用涂改液,不仅会让孩子养成随意修改的坏习惯,还有难以意料的人身危害。
如果一定要用,请告诉孩子:
原离明火
不要跟皮肤直接接触
杀人最多的马路杀手
如果说以上都有很大的意外成分,那马路这个杀手,更多的责任在于父母。
2018年11月,浙江嘉兴某街道,一辆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撞上一名过马路的幼童,孩子经抢救无效身亡。
当时,事故现场有一名大人,先是带着男孩过马路,后又让男孩独自行走,来回奔跑。
当她发现有汽车驶来时,为时已晚,孩子瞬间被汽车撞了出去!
从回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刚学会走路不久,小身子还有些摇摇晃晃。
马路杀手作为最常见的事故杀手,一直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深圳交警制作了一段关于儿童交通事故安全的合集,触目惊心的车祸,一起又一起。
鲜活的年纪,本该在家人的关爱下,快乐地长大。
可就在被车撞飞或碾下的刹那,一切可预见的幸福戛然而止!
作为父母,在马路上,请不要玩忽职守。
也希望每一个司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关于安全的道理我们都懂,只是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很难引起重视。
归根结底,孩子的安全问题,大都是毁于我们一时的疏忽与大意。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安全”刻在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