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因目中无人

只因目中无人

作者: 佳音佳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23:09 被阅读0次

生活当中多少争吵不休,多少心灰意冷,多少憎恨怨怼,多少命运待我不公,归根到底,只因我们“目中无人”!

1

“对事不对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拿着“我是对事不对人”当挡箭牌,把心直口快解读成“直率无城府”,从而“直言不讳”、丝毫不懂得把话说的婉转一些。还直言“我说话直,请你多担待”!我去,这是什么逻辑,你不会说话,还得让我受着?请问你是我老板,一年给我发100万?还是你是我媳妇儿,整天洗衣做饭伺候我?那一条轮得着我得担待啦?!

所以,不会说话情商低就承认,不要再辱没了“直率”“无城府”这些个褒义词啦!

说到底,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其实就是纠结事件当中,忽视了人的存在,没有看到“人”的需求和感受!

2

证明“对”与“错”

生活中有矛盾的时候,有争执的时候,往往都是双方都在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愿妥协!

而争论,只是一种行为。争论双方其实都是在维护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身份等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承认自己“错”了,便是动摇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一旦我们说别人“错”了的时候,对方就会立刻采取防御攻势,去保护对他们来说最有价值的信念和观点。即便我们的建议很好,他们也无法接受,因为当处在对立的双方位置上时,对方的心门就已经关上啦!

所以,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达到效果,而不是证明道理

3

“先有关系,才有道理”

当我们把焦点放在事件当中,纠结于事情的解决时,往往会忽略了人的存在,看不到人内在的动机,找不到建立链接的时机。如果连关系都没有建立好,那么说其他的便都是徒劳!因为,俗话说:关系没到那份儿上!所以,先有关系,才有道理!

当我们与人相处,第一感觉要看到这个人,不是外在的评判,而是用心去感知ta的状态。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另一对相对的概念——“黑洞”和“发光体”。我们的生活当中总会有一些人,ta一在场,所有人都想逃离,感觉自己的能量被消耗,好像在被慢慢吞噬,无助、压抑、恐慌!而另外一种人就是,像太阳一样的存在,ta所到之处,总是给人温暖和力量。ta一说话,就能恰到好处给到你支持和力量,让你听的舒心又愉悦!那这种人就是那种自带能量,散发光芒!

而这种人往往会有敏锐的洞察力,ta们“目中有人”,看得到对方的付出,也感受到对方的需求,他们总是在用心去链接,而不是用大脑去评判。所以,他们能够准确地说出一些给到对方力量的话,让对方愉快的接受,并且接收到真诚的力量从而化成成长的动力!

4

“目中有人”,是为人处世之道,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要想化解生活里的冲突与矛盾,那就请目中有人,心里有情,话里有爱!

相关文章

  • 只因目中无人

    常听人说:对事不对人。似乎这是一个处事的黄金法则。可是当我们真的对事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伤到人?从而影响我们的处事呢...

  • 只因目中无人

    生活当中多少争吵不休,多少心灰意冷,多少憎恨怨怼,多少命运待我不公,归根到底,只因我们“目中无人”! 1 “对事不...

  • 只因目中无人

    生活当中多少争吵不休,多少心灰意冷,多少憎恨怨怼,多少命运待我不公,归根到底,只因我们“目中无人”! 1.“对事不...

  • 读《只因目中无人》有感

    这本书受赠于正心教育的子欣美女,说来也奇怪,这段时间好多朋友送我书籍,这大概是吸引力法则的呈现,当你喜欢上阅读...

  • 荐书:《只因目中无人》

    一直以来我买书都会偏向于买学者的书,他们的身份往往是大学的教授,往往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跟我的一向相信“...

  • 读《只因目中无人》有感

    这本书受赠于正心教育的子欣美女,说来也奇怪,这段时间好多朋友送我书籍,这大概是吸引力法则的呈现,当你喜欢上阅读之后...

  • 读《只因目中无人》的笔记

    这是黄启团,人称“团长”的书。专注于应用心理学领域19年,经常带团出国考察著名企业,行业内人称“团长”。 一、对事...

  • 《只因目中无人》笔记摘要3

    什么是模式? 模式,就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的统称。当一个人按照某种方式应对外界的时候,外界也会给他...

  • 《只因目中无人》之“情感银行”

    存情感的两个原则: 一、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怎么就知道对方的需要了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听听对方对你经...

  • 有限性信念《只因目中无人》

    “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客观的世界,都是经过自己的认知和信念过滤的世界”我非常认可这句话。曾经在别人眼里我是“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因目中无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g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