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两件事:第一,以后要自己叠被子洗衣服;第二,自己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
前者的困扰是暂时的、易解决的,后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易察觉的。显而易见,后者更为致命。
拜高中老师们和家长的集体洗脑策略所赐,人生的全部冲刺都似乎聚焦于高考的两天,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在于念一个好大学,人生的全部奋斗都集中在高中三年,所以无数的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怀着这样的概念进入大学:大学意味着自由,意味着好好放松!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临时抱抱佛脚,考试随便考考!
211和985高校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即使不是拔尖的也至少是中游水平,而且为数不少从小到大都没有低于这个水平,他们体验过的失败,从来不是一败涂地式的,都有些鹤立鸡群的意味,那是高手和高手之间的对决,是一种“你干得不错不过我也不差”的较量,至于该水平以下的,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然而到了大学,他们的灵魂会迎来暴击,曾经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挑战。
身边其貌不扬的同学拿着新生奖学金入学,隔壁看似普通的舍友钢琴十级,课上教授一口气讲了十页课本的内容你已经满脸茫然可前面的同学还能边抢答边对教授会心一笑。等到考试,你庆幸着题难没挂科出了成绩却发现满分都不止一人。
再不是那个集光芒于一体的榜样人物,平凡二字就这样赤裸裸摆在面前,让人无处遁逃。
高中时只要学习好,一切行为都是值得赞美的。
画画踢球,叫兴趣广泛;小说杂志,叫热爱阅读;动漫追番,叫劳逸结合;不修边幅,叫艰苦朴素。连爱吃什么都能成为其他家长取经的箴言,“年级第一一周一鸡,这周开始你也吃上,补补脑子”。
沙漠里一滴水很珍贵,可到了大海,不值一提。
太多孩子习惯于被注视着努力,既是为了自己的明天,也是为了他人的肯定。
忽然之间,刻苦学习得不到赞美了;忽然之间,努力背书得不到羡慕了;忽然之间,学习好的价值大打折扣,因为同等水平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没有正面反馈的努力和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没有一次次被人肯定的价值,是否还有未来?
没有任何人在乎的辛苦付出,是否还有希望?
现实就是,无人喝彩。
再没有人因为你刻苦学习到半夜而又心疼又骄傲,再没有人因为你的乖巧而脸上增光,再没有人因为你学习上的苦恼而陪你苦恼。
大概就是曾经被全世界期待着,又被全世界置之不理。甚至连这个过程,都是悄无声息的。
大学教给所有人的第一课,你,并没有那么优秀,也没有那么重要。
心理失衡之下,很多学生放松了,甚至放纵了。刷剧,通宵打游戏,抄作业,这些曾经被鄙视的行为因为换了大学的环境大学的氛围而变得理所当然,只有考试前抓耳挠腮的复习和考试后惴惴不安的等待才能带来些许清醒。
一年,两年,三年,大三开始的专业课是明显的分水岭。等到了秋招求职季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没有人注视着的大学生活,没有人在乎着的大学生活,没有人对你提出高标准高要求的大学生活,所以才有考试前两个小时还在打刀塔的学生,所以才有每逢考试需要朋友“帮助”的学生。最初的雄心壮志,是为了父母的期许,为了父母的自豪,为了人人艳羡的目光,为了做个“好孩子”。那是实实在在的舒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于是很多人以为,那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
当无人再为我们喝彩,当台下只有空荡荡的座位,当头顶的灯光只有我们能看到,我们还能做到在舞台上认真、专注、持之以恒吗?
我们还能做到,在台下也一样认真、专注、持之以恒吗?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说,学习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你自己,但是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赞美天长日久替换了“为自己”的意义。没有做作业的后果不在于自己失去了锻炼,而是会被老师教训;没有早起的后果不在于耽误了晨读,而是会被父母抱怨;没有考好的后果不在于未来的艰难,而在于让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脸上无光。
当所有负面反馈的重点都在于旁观者的反应而非自身的反省,当所有暂时性的失败和挫折都被和羞耻紧紧相连,当这样的情况持续无暇思考的三年,初入大学,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的孩子们,又有谁来告诉他们,无人喝彩不是因为你平凡甚至平庸,只是因为你还没有站到更大的舞台上?
谁来告诉他们,你可以也应该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喝彩?
谁来告诉他们,你对自己的肯定也有不输于被他人肯定的重要意义?
谁来告诉他们,你的人生,不是为了做个令父母骄傲的孩子、令长辈赞许的孩子、令同龄人钦佩的孩子而存在,是为了你自己对生活的期冀、对生命的探索、对未来的向往而存在?
即使无人喝彩,也要为自己鼓掌,大声鼓励自己,哪怕没人在乎。
日更第3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