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贾平凹(一)

作者: d98af101fc92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10:01 被阅读85次
初识贾平凹(一)

我对散文有种偏爱,对贾平凹也有种偏爱,贾平凹的散文,便成了我的最爱。

我对贾平凹和他的作品相识并不久,不过半年而已,却实实在在的将之前看过的所有都抛诸脑后了,仿佛是个第一次翻开书本的孩子,满怀欣喜,却又是真真正正的无知了。

第一次知道贾平凹,还是在半年前。

路过学校街道边的书摊,摊贩总是一男一女,男的搬书,女的卖书。印象中大约一个月来一次,每次来的两人又都与之前的不同,可见不是一家在做这种买卖,在如今实体书店越来越不景气的背景下,也许这种流动书摊成为了一小部分人的生存方式。恰好我那段时间极爱买书,这种盗版书占大多数的书摊,竟也勾起了我的一丝兴趣。

在那天买的几本书里,有一本,便是贾平凹的散文集《自在,独行》。我那是对他一无所知,但这书名,倒是让我觉得几分亲切,便索性十元一斤,混着其他几本,按斤买下了。后来去校图书馆对比时,才发现这盗版书竟没漏句漏字,就连错字也是极少,仅是书的纸张不如正版。便想,这真可谓是盗版中的正版,想必那位盗版这书的人怕也是贾平凹的忠实读者吧,不然又怎会这般认真?

总之,这书是买了。可严格的说,直到去年年底,我才算是真正地翻开了它。那天,实在是游戏玩累了,手机电脑都没了电,卧室的床头又没插座,插线板在楼下,也懒得起身去拿。靠仰在床头许久,实在是闲得慌,眼神便不住地四下张望,最终停留在了紧靠床头柜子上的一摞书上,那还是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不仅是这个假期,每个假期都毫无疏漏的会带几本书回来,却也是没有一个假期真正的静下来看过其中一本,为此不仅经受身体之苦,也还要饱受母亲的训斥所带来的精神之苦,但现在看来,这双重的苦痛看起来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不然我为何至今都没能改变了这劣习。

我是翻开它了,第一篇是《祭父》,当时看见这文章的标题,我实在是没了看它的欲望,在这样一个遍地都是打情感牌的时代,我对这类的文章是实实在在地厌恶。我草草的扫过,脑中全是愤愤不平,心思却早已急着去看下一篇了。突然,有一处让我的目光刹住了,原文是这样写的:

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

“都要找父亲去解决”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极其喜爱《教父》系列,所有事情都要找父亲去解决,这不就是柯里昂教父吗?我便从头认真地读了起来,至于泪流满面,激动不已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后面第二篇是《秦腔》,恰逢也正是我看《霸王别姬》,《百鸟朝凤》不久,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深深的情怀,不出所料,看完《秦腔》,我便被贾平凹,被他的散文所囚禁住了。

相关文章

  • 初识贾平凹(一)

    我对散文有种偏爱,对贾平凹也有种偏爱,贾平凹的散文,便成了我的最爱。 我对贾平凹和他的作品相识并不久,不过半年而已...

  • 名家作品--散文2

    501:贾平凹《两代人》 502:贾平凹《《路小路作品集》序》 503:贾平凹《丑石》 504:贾平凹《龙柏树》 ...

  • 初见贾平凹

    初见贾平凹 从朋友处得到贾平凹的电话,朋友告诉我,贾平凹...

  • “笨人”与“鬼才”

    看到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贾平凹说自己是个“笨人”,贾平凹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有个著名的段子,贾平凹为...

  • 2018-12-08

    我的父亲贾平凹 ——作者:贾浅浅 贾平凹是我的父亲。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勤奋和出色的作家之一。生活中的贾平凹,善良...

  • 2022-03-13

    贾平凹

  • 剖析一针见血

    贾平凹

  • 真实故事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

  • 《山本》:血色残阳,宽仁绵长

    8月间,读贾平凹《山本》,很热,在丽江避暑,正好住在贾平凹题字的“十月文学馆”旁边。贾平凹2017年修改这本...

  • 灵性禅味通天意

    ——我说贾平凹 灵性、禅味、通天意者,贾平凹也。世人称贾平凹为“鬼才”,鬼字后加一才字,道尽了他的风格!是一般人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贾平凹(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hn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