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宫》第46集: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1)

《东宫》第46集: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1)

作者: belle044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8:36 被阅读0次

        第46集: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减字木兰花        宋·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第46集,是李承鄞对小枫态度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集中,小枫发射了鸣镝,召唤顾剑前来,好从搜寻太子妃下落的兵甲面前逃走。李承鄞当然明白,这代表着小枫确定了顾剑的身份,还代表着小枫的的确确和顾剑有情——她在我和顾剑之间,选择了顾剑,我却被她彻底遗弃了。

        被生母彻底遗弃的李承鄞,先是极度愤怒,他立刻下令给他的属下说,“哪怕用绑的,也得把太子妃给我绑回来。”然后,在愤怒之后,李承鄞又非常迅速地滑入了恐惧与彷徨的深渊,因为他实在不能没有小枫,他所有的追寻与争斗,他所有的价值取向与对未来的希冀,他所有的温情与人性,都寄托在小枫身上。所以,李承鄞终于陷入了绝对的自我怀疑之中,他无法容忍,小枫这盏灯笼,在他人生中熄灭。这直接催化着在权力争斗中的李承鄞进一步裂变,他变得越来越阴险毒辣,草菅人命,不管是谁,只要害死他对自己的太子位、皇帝位有利,他会立刻杀死他,毫不顾惜。

        李承鄞裂变了,他慢慢地开始杀死自己身上顾小五的灵魂,所以,当小枫回转的时候,哪怕他们之间没有因为顾剑和瑟瑟产生的误会,忘川夫妇都不会继续相守。小枫的性情,向来是“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她那么淳善,那么清澈,那么不慕荣利,那么与世无争,怎么可能和为了得到权力、为了得到自己,恨不能屠尽全天下所有人的李承鄞在一处呢?“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是有志于得到权力、并真的得到了权力的李承鄞的既定命运,而小枫,则会御风而去,再无踪迹。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在封闭九门以后,神武军与羽林卫一直在满城搜寻刺客的下落,他们又不知道刺客的模样,顾剑换上了寻常的衣衫,自然是不怕这些普通兵士。小枫昏厥后,顾剑安顿好小枫,来到了市集上,想给自己的心上人买晚饭回去,顾剑还给发烧的小枫抓好了药。

        从时间轴上来看,此时是小枫失踪后第一天的黄昏,阿渡早晨从皇宫里出来,就去他们三个以前经常一起去的长安东市找了顾剑和公主一整天,到了傍晚,她想在路边随便吃点什么,好能继续找,结果无意间发现了来给公主买晚饭的顾剑的踪迹。可是不幸的是,阿渡功夫没有顾剑好,她没能追上顾剑。

        日头渐渐地落下去了,第二次昏厥过去的小枫,很快就苏醒了过来,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缓缓地坐起身来,很快,小枫就发现了她床前的鸣镝,这是顾剑临走前特意留给小枫的,他怕小枫万一出意外,可以用鸣镝召唤自己。小枫把这鸣镝拿在手里,若有所思地瞧了瞧这件顾剑曾经告诉她、她也靠着它恢复了一点记忆的鸣镝,但是,出于对心上人的刻骨相思,小枫很快就丢弃了这鸣镝,在顾剑与李承鄞之间,小枫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心上人。

        与此同时,早上高相派出去的、刺杀孙二的高府的死士,找了孙二一整天,到了傍晚时分,回来禀报高相说,“我们的人暂时没有找到孙二,有人昨夜见他与人在酒馆赌钱,许是欠债跑路了。”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就是高相没有歪着脖子装病,这说明,这些死士都是高相的心腹之人,和当初派去刺杀李承稷的死士,应该是一拨人。死士们回禀,有人昨夜见孙二与人在酒馆赌钱,并推断说,孙二也许是欠债跑路了,这必然是李承鄞让潜龙使故意放给这些死士的消息,这一可以引着这群死士再去酒馆找孙二,好杀死他;二就是可以挑动高相紧张的神经,逼迫高相快些派人去杀死孙二。

        果然,高相立刻落入了李承鄞的彀中。高相非常紧张,他问道,“坤儿,太子那边有什么动静?”高坤回禀道,“太子那边,我不敢懈怠一直派人盯着,并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太子应该还在一头雾水地找刺客和太子妃,断断想不到咱们这里。”

        原来,今天下午,太子跑去找柴牧的时候,是打着寻找刺客和太子妃的名义出了宫,然后,他的马车特意甩掉了一直盯着他的高府的眼线,才去逼问柴牧,顾剑有没有把小枫送回来的。李承鄞为了小枫急成那个样子,做事都滴水不漏,高坤还以为,李承鄞是在为了寻找刺客和太子妃,满城乱转,急得团团转呢!

        高相觉得事情非常地诡异,这个孙二,不是平时一叫他,就能立刻找到的吗?怎么今天就找不到了呢?高相道,“真是奇怪!孙二……”高相完全按照李承鄞给他设计好的路径往下走,他是惟恐太子发觉他利用孙二打听过鸣玉坊的事,叫自己和这鸣玉坊刺杀案有牵连,于是立刻吩咐道,“再找!找到之后立刻除掉!绝不能留!”死士们立刻领命而去。

        高相又问道,“刺客那边有没有线索?”高坤道,“还没有。”高相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扶了扶额头。因为高相不知道小枫与阿渡十分蹊跷地死里逃生的事,所以他是真的不知道太子妃背后有高人的存在,自然是不如皇帝想得明白。

        这里想要再补充一下李承鄞对皇帝知道小枫与刺客有牵连的态度。之前分析过三点皇帝知道小枫背后有高人的线索(1.在自己和宣德王谁也没给小枫解药的时候,小枫毫无征兆地死里逃生;2.一位武功过人的“江洋大盗”夜入皇宫,又被小枫保了下来;3.内伤严重、药石罔医的阿渡也突然死里逃生了,小枫还在阿渡好了的当天晚上,拿出了救李承鄞一命的、来自西州的金创药),李承鄞是一条都不知道。

        1.李承鄞还被关在牢狱里,他以为小枫能死里逃生,是皇帝拿他任由神武军搜出去的毒药配出了解药,救了小枫的;2.顾剑入宫寻找小枫的时候,裴照帮顾剑遮掩,说顾剑可能是不知道李承鄞已经搬出了皇宫,开牙建府,很好地把此事给敷衍了过去;3.顾剑救阿渡的时候,李承鄞还性命垂危,裴照虽然知道,是顾剑救了阿渡,但是后来他一定会帮顾剑保守秘密,否则这不利于在太子面前保护顾剑。

        所以,李承鄞对他的父皇这么容易推测出小枫与刺客的关系,十分惊诧。他会觉得,他的父皇太神了,思维严密,智谋过人,在斗倒皇帝这件事上,他是丝毫不敢懈怠。后来,李承鄞来高相府上,又听高相提及,刺客可能来自西州,心中自然也是极为惊诧,他会觉得,自己的这两个政敌,个个绝顶聪明,什么也不知道,光靠揣测,知道的就和自己这个布局的人差不多——我想扳倒高相,扳倒皇帝,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日头完全落下去以后,顾剑骑着白马,带着给小枫买好的晚饭,回到了小茅屋内,此时,应该是忘川夫妇整好分离一整天的时刻。顾剑走进茅草屋,却发觉,里面漆黑一片,而小枫已经不在了,顾剑知道,小枫这是逃走了,她想要回到东宫,回到李承鄞身边去,于是顾剑立刻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追了出去。

        小枫孤身一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她想要趁着顾剑不在,跑回城里,找到搜寻她的兵甲,好被顺利地送回东宫,回到自己心上人身边。但是因为小枫昨天刚刚被顾剑扔到了河里,染了风寒,所以她浑身发冷,站都站不稳了,再加上她饿了一整天,浑身无力,在维持不住平衡的时候,她只能抱着树缓了缓神,最后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了地上。

        十分可惜的是,李承鄞从始至终不知道,小枫曾经这么勉强病重的自己己回到东宫,她害怕顾剑追来,她只想待在李承鄞身边,李承鄞知道的,只有下属禀报的、小枫拒绝救援、还朝天空发射鸣镝、叫顾剑带走自己这件事,所以,李承鄞极为恐惧,他觉得他被小枫抛弃了,他还以为,小枫在顾剑面前,从来不会选择自己。

        乌云慢慢地笼罩了本来就没有散发多少光芒的月亮,从月相来看,此时是新月峨眉月,时间应该是元月初三或初四,所以,若无视李承鄞在鸣玉坊说的,“还有三天就是上元灯节了”这句第一批编剧写下的台词,在时间轴上没有任何问题,小枫的的确确就是失踪了十一二天,前朝与西境的争斗,也持续了十一二天。

        在树林中昏过去的小枫,突然感觉自己来到了一片竹林里,小枫觉得好奇怪,她开始东张西望,打量四周的环境,这时候,不管是打光还是配乐,都有点诡异,但是小枫并没觉得有一丝害怕,她像在等一个与她失散良久的人一样,等在了那里。

        之前就分析过,竹子这一意象,代表着李承鄞身上淳善、宽厚的君子本性,所以,便也代表着李承鄞身上顾小五的灵魂。当初,小枫在寿仁宫外第一次见到翊王,就是靠着一片竹子;小枫和翊王一起调查铜钱案,她翻墙进来找翊王,扭到了脚,李承鄞跑出去攥了一个雪球,给小枫敷脚,也是与竹子同框。现在,小枫与她思想中的顾小五重逢,还是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

        一个人影从远处缓缓地走了过来,在背对着小枫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唤了她一声,“小枫。”小枫听见有人叫她,赶忙就回过了头来了,失忆的小枫一脸的懵懂,她远远地问道,“你是在叫我吗?你是谁啊?”

        有没有发现,小枫根本就不怕顾小五?在这么阴森、昏暗的环境中,一个陌生男子靠近了不会武功的自己,但是小枫对他竟然一丝恐惧、一丝防备心都没有。所以说,当小枫真的开始害怕李承鄞的时候,李承鄞身上顾小五的灵魂,对小枫而言,也便死去了。

        听到小枫问,“你是谁啊?”那个陌生男子又自然而然地含笑说了一声,“我是顾小五啊!”好像,“顾小五”三个字,就可以解释他与小枫之间的一切了——你知道吧?我是顾小五。我不是旁人,我是顾小五。

        小枫失忆了,她听了这个名字,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顾小五?”然后,小枫喃喃道,“我好像听过你的名字。”小枫怎么可能不记得顾小五呢?她一直记得,她爱着顾小五的那种感觉,所以,她才自然而然地重新爱上了李承鄞。

        那个人影又缓缓地走了过来,不过,因为有点远,因为背着光,小枫看不大清楚他的脸,小枫又问道,“我们认识吗?”顾小五停了下来,他又含笑道,“认识啊!我是你的顾小五!”

        小枫记忆深处的顾小五,还觉得小枫好奇怪呢!咱们怎么可能不认识?我是你的顾小五呀!对相爱的你我而言,世界上只有你与我两个人,我曾经那样奋不顾身地爱过你,你也曾经那样执迷不悟地爱过我,我的生命因为你而开启,你的青春因为我而开启,我们那些相爱的时光,是那样的难舍难分——我们怎么会不认识呢?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就是顾小五并没有走过来,而是远远地停住了。因为这是小枫的梦,这必然是小枫的意志。小枫在潜意识中觉得,顾小五虽然不可怕,但是他代表的记忆却是可怕的,这会让她痛苦,所以她命令顾小五停了下来,小枫思想中的顾小五,也就停下来了。

        小枫又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我的顾小五?”小枫眯了眯眼睛,又瞧了一眼玉立于远处的那个模糊的身影,他已经不往前走了,小枫又喃喃地说了一声,“顾小五?”小枫还是没有想起,顾小五是谁,不过,她突然瞧见,危险靠近了顾小五,于是她什么也顾不上了,赶忙朝顾小五示警道,“顾小五小心!”顾小五呆呆地回过了头去,原来,是一只白眼狼王扑了过来,小枫吓死了,她又喊了一声,“顾小五快跑!”最后,突然惊醒了过来。

        1.小枫想起的第一个有关顾小五的记忆,不是顾小五是谁,而是曾经叫顾小五陷入生命危险的白眼狼王,这便说明,听到自己的心上人给自己讲述,他是如何杀死白眼狼王还身受重伤的小枫,是痛心到了何种程度——我爱你,我爱你爱到了,我不记得我爱你了,但是我还是记得你陷入危险的样子,并且在面对同样白眼狼王的时候,我没有任何要跑的意思,只想叫你快点跑。

        2.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对应梗,对应小枫被李承鄞胁迫以后,她又梦见了顾小五陷入了危险,狂喊着顾小五的名字醒过来的情节。回到清明世界的小枫,终于再次确认了自己待顾小五,也就是李承鄞的情意——你昨晚那么侮辱我,对我做出那样的事,我还是爱你,担心你有危险,在睡梦中惊醒。

        3.这个情节是有象征意义的,那就是,那只白眼狼王代表着李承鄞,而李承鄞会彻底吞噬掉小枫心中的顾小五,忘川夫妇因此彻底离散。     

        小枫在狂喊了一声“顾小五快跑”以后,终于醒了过来,清醒过来的小枫,发觉她只是做了一个梦,顾小五没有危险,忍不住闭了闭眼,长叹了一口气。

        缓了好半天的小枫,终于再次睁开了眼睛,她猛然发现,在她床边捧着药碗、一脸惊诧的顾剑。顾剑是彻底地惊呆了,他问道,“小枫,你刚才再喊谁的名字?”顾剑最怕小枫想起有关顾小五的记忆,因为这会让小枫痛苦,他听到小枫在睡梦中喊顾小五,都不敢相信,赶忙要确认一遍。

        小枫一看到顾剑,火气就来了——完了完了,我还是没逃掉,我又被顾剑给抓了回来,我没有回到我心上人的身边,于是小枫愤愤不平地转过了头去,冷冷道,“不关你的事!”

        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对应梗,对应小枫在后面喊“顾小五”的名字,睁开眼睛见到李承鄞就在自己面前,又一脸冷淡地回过头去背对着李承鄞的情节。不过李承鄞没有顾剑那么好的脾气,也没有顾剑那么尊重小枫,他硬把小枫掰了回来。

        顾剑试探小枫道,“你在喊顾小五。”本来闭着眼睛想睡觉的小枫,一下子就张开了眼睛,她猛地坐起身来,问道,“你知道他?我之前认识他吗?”

        发觉小枫只是想起了顾小五的名字,并没有想起任何有关他的往事的顾剑,放下了心来,他转移了话题,递上了药碗,温柔地说道,“来,喝药吧。”

        小枫就是为了顾小五,才肯跟顾剑说话的,见顾剑什么也不肯告诉她,便坚定拒绝道,“不喝!”顾剑又劝道,“喝吧,喝了药烧才能退。”顾剑把小枫一路抱回来,当然知道,小枫是因为发烧生病,才昏倒在树林里的,他当然很着急,想要让难受的小枫尽快好起来。

        顾剑把他给小枫熬好的退烧的汤药递了上来,为顾剑拆散自己和自己心上人而气急的小枫一把就攘了出去,“我不喝!”那药碗就落到了床上,汤药也撒了一些到了小枫的被子上,顾剑赶忙拂了拂小枫的被子,怕小枫因为被子湿了,而难受,然后就拾起了药碗,一脸委屈地走了出去。(此时的顾剑,有点像顾剑死后,被小枫呵骂的裴照,裴照也是这样,一辩也不敢辩,怏怏地退到一边去了。)

        在顾剑轻轻拍小枫被子的时候,小枫又以为顾剑想要对她怎么样,她不自在地动了动,拿开了自己的胳膊,发现顾剑没有动她的意思,她才停了下来。

        有没有发现,小枫对顾剑非常非常地防备?她根本不允许自己和顾剑有任何的肢体接触,因为她不爱顾剑,她只想要李承鄞。当初,李承鄞还是翊王的时候,她扭伤了脚,李承鄞要给她揉揉脚踝,小枫都任由他褪下了自己的鞋袜,把自己的脚攥着他的手心里。后来,她嫁给了李承鄞,李承鄞只要表露出一点点他真心实意想要亲近小枫的意思,小枫都极为惊喜,她还是无法拒绝李承鄞——不管你想对我做什么,我都允许,只要你高兴,因为我爱你,若是能亲近你,我也会高兴的。

        那么,以前向来随传随到的孙二,到底去了哪里了呢?他当然是被柴牧派来的潜龙使的人,在他白天从高府里出来以后,被刻意拖住了,借口就是,赌钱。

        柴牧派来的潜龙使的人,一直用好酒好肉招待孙二,而且,还一直输钱给他,孙二一直赢一直赢,自然就舍不得走了,他被拖住一整天,叫高府派来找他、杀他的人扑了一个空,从时间轴上来看,此时是小枫失踪后的第一天的晚上,刚刚入夜的时候。

        孙二觉得,自己赢了一整天,手气实在是太好了,他便借口说,自己想方便,要出去一下。但是,孙二走之前,把自己赢的钱都带走了,编剧以这个细节暗示观众,孙二就没打算回来,而且,他根本就不大认识这些和他一起赌钱的人,进而暗示,这些人就是柴牧派来的。

        柴牧派来拖住孙二的那群人,虽然嘴里说着,不准他走,要把钱都赢回来,但实际上,并未制止孙二,也没有派人去盯着孙二。这说明,他们默认孙二离开,因为他们就是打算一直拖住孙二拖到晚上,孙二走后,他们会立刻派人告诉躲在暗处的裴照的人,好把孙二处理掉。

        孙二跑去墙角边方便,还在那里讥讽他们那群人,是“一群穷鬼”。这说明,孙二在帮助高相查了明月的事以后,是真的从高相那里拿了不少赏钱,可笑的是,为了钱去勾兑权力的孙二,是有命挣没命花,他立刻被太子或高相的死士杀掉了。果然,裴照派来的人,立刻拿麻袋把孙二绑走了。

        孙二被绑走的同时,被小枫呵斥的顾剑,跑到了庭院中,施展轻功,飞来飞去地帮小枫捉萤火虫。从时间轴上来看,此时应该是小枫失踪后第一天晚上的前半夜,小枫还没有休息。

        因为李承鄞刚刚对孙二做下了那样阴险狠毒的事,编剧当然不会允许李承鄞身上再次浮现顾小五的影子,所以,编剧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情节,把顾剑与顾小五牵连了起来,那就是,萤火虫。

        小枫哪怕是没大想起什么来,也毕竟在上京认识了顾剑许久,他以前还那么帮过自己,对自己是百依百顺,和自己很有交情。刚刚呵斥了顾剑一顿,小枫也觉得怪对不起顾剑的,再加上,小枫自觉靠她自己是无法从顾剑身边逃脱的,她又那么想要回到自己心上人的身边,于是她主动走出屋子来,想要缓和与顾剑的关系,以劝导顾剑把自己送回东宫。

        顾剑见小枫出来了,他赶忙像献宝一样,捧着手心里的东西走了过来,笑道,“小枫,你看。”说着,他就慢慢打开了手。小枫欢喜道,“萤火虫?!”

        小枫只顾着瞧这些飞来飞去、像金沙金粉一样的小精灵去了,顾剑含笑道,“我记得,你最喜欢萤火虫了,在西州的时候,王上和大妃不许你晚上出去,有一次啊,你晚上偷偷溜出去,他们把你找回来的时候,你手里正好握着一只萤火虫,你告诉我,你迷了路,是这个发光的小东西一直陪着你的。”

        1.顾剑这是在刻意模仿顾小五给小枫捉萤火虫吗?当然不是。因为顾小五一直把顾剑当情敌来防备,他绝对不会对顾剑说一分一毫有关他和小枫在一起的事,更不要说,萤火虫之吻,是顾小五与小枫正式定情的时刻。

        2.顾剑的这番话,实际上解释了小枫为什么要顾小五给她捉一百只萤火虫的缘由——顾剑毕竟是从小陪着小枫一起长大的人啊!他很是知道一些小枫的喜好,小枫的往事,所以,他知道小枫喜欢萤火虫,还在一次迷路的时候,是由萤火虫陪着她的。

        3.这一情节是当然有象征含义的,那就是,对小枫而言,那只发光的萤火虫,就代表着小枫与顾小五的爱情,在小枫觉得彷徨不定,漂泊无依的时候,它一直在陪伴小枫。因为小枫的心中,一直保留了对顾小五的爱(哪怕在小枫眼中,顾小五已经被李承鄞杀死了),所以,小枫并没有做出任何让她后悔的事,她很快就重新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4.小枫也曾经想要在李承鄞身上,重新唤醒顾小五给自己的爱,方法就是,她在跳下忘川前,再次要求李承鄞给自己捉一百只萤火虫。所以,顾剑给小枫捉了不少萤火虫这件事,暗合了小枫心中顾小五的影子,在小枫要求顾剑把她送回东宫,去睡觉以后,小枫又梦到了顾小五,顾小五却变成了顾剑。所以,小枫才拒绝救援,她想要先问清楚顾剑是不是顾小五。

        小枫奇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小枫只忘记了有关顾小五和顾剑的事,小时候的喜好、往事是不会忘的,所以,她便觉得好奇怪,想先问问顾剑,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萤火虫,我曾经迷路,手里有萤火虫的事呢?

        顾剑温柔道,“我知道这些并不奇怪,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说着,顾剑就又捉住了一只萤火虫,把它放在了小枫的衣襟上,在小枫瞧着萤火虫的时候,顾剑又说道,“小枫,我从来,都不觉得夜晚有什么可怕的,直到见识到真正黑暗的力量。我不希望你一个人,置身在黑夜之中。”

        顾剑试图用萤火虫来劝导小枫离开李承鄞,他暗示小枫,李承鄞身上的权力,就是真正的黑暗的漩涡,而我,即将死去,我不想让你一个人,留在东宫这个是非之地,随时被李承鄞伤害、抛弃、埋葬、毁灭,我想要带你回自由自在、清明朗润的西州去。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顾剑和顾小五都曾经给小枫捉过萤火虫,但是他们的表现完全不同。顾小五是一直紧紧地兜住用外裳做成的围囊,把萤火虫拢住了给小枫送来,小枫在数数的时候,不小心叫这萤火虫跑了;萤火虫跑了以后,顾小五并没有再去给小枫捉,而是对自己的心上人试探一吻,发现小枫没有拒绝以后,他又紧紧地攥住了小枫的胳膊,把小枫揽过来,不容置疑地、重重地吮吻了自己的心上人。这当然代表着顾小五对小枫的性欲和占有欲,他是尊重小枫的意志,但是前提是,他会把小枫像萤火虫一样,紧紧地拢在自己的围囊里,而且,他会在与小枫的肉体关系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也便暗示了后来,他会胁迫小枫委身于他的情节。

        与顾小五相对的,是顾剑,顾剑是主动放开了萤火虫,代表着顾剑给小枫的爱,自由度比顾小五要高得多(但是还是不如裴照的高),萤火虫跑了以后,顾剑又给小枫捉了一只,放在了小枫的衣襟上,讨小枫的欢喜,而不是去亲吻小枫,这又代表着,顾剑对小枫,从始至终没有任何的亵渎心和觊觎心,他对小枫是一种完全的精神上的爱恋,没有丝毫的肉欲(但是还是不如裴照高,因为深爱小枫的裴照从始至终没有主动和小枫有过任何肢体接触)。

        顾剑的这个比喻,其实暗合了之前小枫对裴照说过的话,“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是度日如年,就像是没有尽头的黑夜一样。”因此,小枫心中一动。

        但是,此时的小枫,并未明了李承鄞其实是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在小枫心中,李承鄞还是保留了顾小五的模样,言笑晏晏,温柔和煦,我们在鸣玉坊的时候,那么好,那么好,她哪里舍得离开自己的心上人呢?于是,小枫再一次在顾剑与李承鄞之间,选择了李承鄞,她说道,“我信你是我朋友,等我病好了,就送我回去好不好?”

        顾剑怏怏地垂下了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他当然不肯送小枫回去,但是,他也不愿意和小枫闹得不开心,不如先让小枫把病养好,再来说别的事吧。小枫身体不舒服,顾剑非常着急,非常心痛。而小枫,还以为顾剑是默许了呢,她十分欢喜,我终于可以回东宫、回我的心上人身边去了!

        夜半时分,孙二就被送到了李承鄞早就设计好的一处仓库里。裴照奉了太子的旨意,立刻来处理孙二,他吩咐自己的属下说,“利索点,别留下任何痕迹。”

        这里出现了细节,那就是裴照是穿着斗篷来的,这说明,裴照在担心,高相的死士或眼线发现自己的身份,这会暴露太子的全部计划。

        所以,这个细节又衍生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那就是,李承鄞为什么要让裴照冒着被高相发现的风险,也要来参与处理孙二呢?说到底,就是李承鄞他已经不再信任柴牧了,因为顾剑带着小枫走了,李承鄞怕柴牧因为偏心顾剑,故意来坏他的事,所以,他让裴照与柴牧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一起完成杀死孙二的计划。这也就为了后来,他故意叫裴照督促杀死顾剑,让裴照与柴牧彻底一拍两散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但是事实上是,柴牧还是想要为顾如晦复仇,他并没有来坏李承鄞的事。

        裴照的人立刻把一种药粉掺在了酒里,又硬把这药给孙二灌了下去。我觉得,这种药应该不是叫人立刻死去的毒药,而是叫人昏睡过去的药。

        潜龙使把孙二送回了他的住处,再故意放风声给高相的死士,高相的死士奉了高相的命令,当然会立刻杀死孙二。潜龙使也一直守在暗处,以确信高相的死士会杀死孙二,李承鄞是打算,如果高相不派人来杀孙二,他也要结果了孙二的性命,好嫁祸高相。就这样,李承鄞利用孙二构陷高相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基本完成了。

        时间来到了小枫失踪后的第二天清晨,皇帝的外书房中,还点着蜡烛,编剧暗示,此时应该是早朝之前。裴照在处理完孙二以后,立刻按照李承鄞的计划,来到皇帝面前复命,以构陷高相了。

        李承鄞给皇帝斟上了茶,皇帝在接过这碗茶之前,先放下了手上的玉扳指,然后问裴照道,“怎么样?”裴照道,“回皇上,只是吓唬了两下,那个孙二就招了,的确是高相指使他去查明月姑娘的身份,当时他从老鸨那里拿到的东西,现在已在高相手上。”

        1.从构景上来看,皇帝与太子,一同坐在了一面枯木屏风之下,屏风之下,还有两盆枯木盆栽,但是不管是屏风也好,盆栽也好,李承鄞这边的枯木,都要比皇帝那边的要粗壮些。摄影导演暗示,李承鄞这颗没有树叶、不讲情义的小树,已经长得比他的父皇粗壮多了,这便暗示了皇帝必然会被太子斗倒的结局。

        同时,画面的一左一右,各有一架烛台,但是李承鄞这边的烛台,每一根蜡烛都是点亮的,而皇帝那边的烛台,有的蜡烛都已经熄灭了,摄影导演暗示,皇帝已经对权力不像年轻时那么热衷了,他很是有了一些想要退下来与明月一起安度晚年、把朝政交给太子的意思。而且,玉玺是放在李承鄞这边的,也暗示了李承鄞必将斗倒皇帝的结局。

        2.李承鄞给皇帝斟茶这个动作,在鸣玉坊遇刺案发生之前,就分析过,暗示着李承鄞对皇帝包藏祸心。皇帝在接过李承鄞递上的茶之前,取下了自己一直戴在手上的玉扳指,又暗示了拥有权力的皇帝,主动放过了李承鄞,哪怕他知道一切都是李承鄞在搞鬼,李承鄞甚至有刺杀他的嫌疑,他也丝毫没打算追究李承鄞。(当初,宣德王手上就有一枚白玉扳指,他时不时地把玩一番,用以象征他在舞弄权术,皇帝从来没有在宣德王面前取下自己手上的玉扳指,但是在他没有必要取下代表他权力的玉扳指的时刻,在接过李承鄞递上来的茶之前,他还是取了下来,这本身就代表着皇帝待李承鄞的情意。)

        3.裴照提及了利用孙二构陷高相的物证,就是明月姑娘幼年时贴身衣物里的血书,李承鄞为了让皇帝确信,就是高相派人杀明月的,他甚至有刺杀皇帝的嫌疑,当然要先准备好物证。

        李承鄞貌似无意地问道,“那高相到底从老鸨那里拿到了什么?”

        裴照完全按照李承鄞提前教给他的话来回禀,“孙二说是明月姑娘幼时的衣物,里面还藏着一首血诗,高相看到血诗之后大为吃惊,说没想到,明月姑娘竟是陈征的女儿。”

        这番话当然是假话,因为高相当时只是从孙二手里拿到了明月贴身衣物里的血诗,并未守着孙二,提及明月的身份,孙二也从始至终不知道明月的真实身份。孙二已经被处理掉了,李承鄞才不怕此事在皇帝面前露馅儿。

        但是,这里再次出现了李承鄞在构陷高相的漏洞,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裴照是李承鄞的人,他俩极有可能是在唱双簧;而李承鄞,也不是第一回在皇帝面前搞鬼,当初不就出过高震的事吗?再加上皇帝了解高相,他做事向来细心,才不会对着一个孙二,提及明月的真实身份——皇帝至此基本确定,李承鄞是在利用得到彻查此案的机会,构陷高相。

        裴照提及血诗以后,李承鄞立刻偷偷瞧了自己最大的政敌一眼,他想先看看皇帝对此事的态度,他到底信不信。

        皇帝听到血诗,没有一点儿反应,因为他的关注点不在高相身上,而在他余生情感寄托的明月身上;因为皇帝知道,当年就是他,暗示高相屠了顾陈两家满门;他也一直知道,明月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棋子,故意模仿顾淑妃的做派,来引诱他的。所以,皇帝立刻反问了一句,“陈征?!”在听到裴照说,“是陈征”以后,皇帝忍不住闭了闭眼睛,他开始为自己与明月之间的感情在未来出现变数而感到担忧。

        皇帝想到了自己年轻尚未登基的时候,他与顾如晦、陈征一起,登上了豊朝皇宫的至高处,凭眺着连绵不断的宫殿,如画似梦的江山,皇帝道,“如晦啊,我要像我的父王那样,为我豊朝的江山开疆拓土。”

        皇帝说他的父亲是父王,而不是父皇,这说明,此时他的父亲尚未即位,他便是没有争夺皇帝的资格的。他的父王为了能够登上太子位,想要在边疆动干戈,为豊朝江山开疆拓土。皇帝的父王是为了豊朝平民开疆拓土吗?当然不是,豊朝平民的性命不过是皇帝父王的筹码,他们谁也不放在眼里,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功业,自己的权力。

        皇帝之所以这么说,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想要拉拢顾如晦为自己所用。皇帝知道,顾如晦能文能武,算无遗策,他想登上帝位,是少不了顾如晦的帮助的。对顾如晦这种人来说,金钱、权势无法拉拢,只能用这种虚幻的家国大义、万世功业来拉拢,驱使他为自己所用。用完,就像脏了的卫生纸一样,直接丢弃就好。

        顾如晦行礼道,“如晦也将尽心竭力,与殿下一道为国家尽忠。”

        编剧在这里的讽刺意味是很浓的。一个人爱自己的国家,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尽忠,但是,他不爱同胞,不爱土地,不爱文化,不爱社会,却爱朝廷,爱权力,爱皇帝,爱“大义”,那你就活该被皇帝利用得干干净净,然后被卸磨杀驴,自己作死自己。

        一旁的陈征也赶忙行礼道,“殿下,陈征也将追随殿下,为我豊朝鞠躬尽瘁。”是的,陈征你为了你所谓的“家国大义”,为了你眼中的豊朝鞠躬尽瘁了,所以,你拆散了顾剑与小枫,利用小枫并差点害死小枫,还说那都是小枫的命,是她活该;然后害死了顾剑,害死了明月;最后被自己扶立的李承鄞、被自己忠诚了一辈子的皇帝灭了满门——也是你活该。

        李承鄞假意不知柴牧的身份,他赶忙问道,“父皇,这个陈征是谁?”皇帝沉吟道,“陈征是先帝神武军大将陈世谦的独子,陈世谦战死沙场,所以陈征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有几十年交情的顾家去生活。他跟顾如晦亲如兄弟,他这个人,武功高强,人也忠心,常常在朕和顾如晦的身边,一直到顾家造反一案受了牵连。”皇帝叹了一口气,“也死了有二十年了。”

        这里出现了一个细节,就是此时的皇帝并不知道陈征还活着,更不知道李承鄞身边的柴牧就是陈征,他还以为陈征已经死了呢。同时,编剧在这里,暗示了皇帝在屠了顾家满门以后,又非要杀陈征全家的理由——他与顾如晦亲如兄弟,极有可能为顾如晦翻案或复仇,既然如此,我就直接灭你满门,免得后事有牵连。所以,明月和顾淑妃的身世,是很像的。作为能人勾兑权力的下场,不过是要不然做陈世谦,为皇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战死沙场;要不然做顾如晦、陈征、高于明,被皇帝忌惮,一家又一家地屠尽。

        皇帝当然不会对太子明言提及,当年是他派人屠灭顾陈两家的,因为他要维持与明月的关系,他只会用做的方法,暗示太子,你该屠戮功臣,屠完一家,再屠下一家,不管他对你忠不忠心,不管他是不是有罪,只要他有能力反你,只管先下手为强;而且,你不要脏了自己的手,要装作被小人蒙蔽的模样,叫你想重用的人去屠,这样,你才能名正言顺地去屠下一家,才能做尽脏事,还能有一个好名声;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坐稳你的皇位。所以,后来的皇帝任由高相告知李承鄞,当年顾陈两家被灭门的真相,同时在朝廷上,表彰顾如晦的功勋,把他的牌位供奉在忠烈祠中。李承鄞也的确是个好学生,他立刻心领神会了。

        李承鄞道,“照此说来,这高相是想要除掉陈征的女儿?”裴照赶忙按照李承鄞的吩咐,说道,“难道是当年顾氏一案,另有何隐情?”听到裴照这么明晃晃地说出口,李承鄞立刻瞥了裴照一眼,然后得意地饮了一口茶。李承鄞还以为,他构陷高相的大业,彻底完成了呢!

        皇帝那只老狐狸,当然立刻心领神会,他问道,“太子的意思是,高相他想除掉明月,没想到朕也在那儿?所以才有这么一出刺杀?”

        皇帝才不信鸣玉坊刺杀案是高相做的。理由有三,1.当年就是皇帝指使高相屠灭顾陈两家的,高相没有怕此案在皇帝面前捅出来,被皇帝猜忌、打压,进而想要杀死皇帝的动机。

        2.如果高相是想杀死明月,那既然高相的人孙二都知道了皇帝的行踪,高相派来的刺客不可能不知道皇帝的行踪,他什么时候杀明月不好,非要在皇帝在的时候杀她?

        3.小枫是被来自西州的刺客挟持走的,小枫怎么可能与高相有关系?反倒是太子,得到了明远公主来自西州的助力——柴牧,他才是手里有西州刺客这张牌的人。

        李承鄞听到皇帝这么问他,立刻就有点愣了,他眼神飘忽了一番,不知道自己的设计哪里出现了漏洞,只能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李承鄞啊李承鄞,你和皇帝斗,还是嫩了一点儿。)

        皇帝叹道,“好,朕也乏了,孙二你好好处理。”李承鄞赶忙应了一声,他又试探地问道,“那高相?”皇帝道,“再继续查。”李承鄞又应了一声。

        1.皇帝明言,你去处理孙二,皇帝并没有下令提审孙二,所以李承鄞提前设计的叫孙二死无对证、进而引发皇帝对高相猜忌的计划未能发作出来,他昨晚是白忙了。编剧借此暗示,皇帝已经确认,李承鄞就是鸣玉坊刺客案的幕后黑手,明月也是李承鄞的棋子。但是,皇帝还是惟恐李承鄞在高相面前坏事,赶忙试图帮李承鄞堵住这个漏洞,于是他向李承鄞示意,你赶快把孙二处理掉。

        2.皇帝为什么要叫李承鄞继续查呢?这除了表明,皇帝没有要揭露鸣玉坊刺客案真相,进而撼动李承鄞太子位的意思以外,还有就是皇帝在暗示太子,你做得有漏洞,你需要仔细思虑,我为什么发现了你计划中的漏洞,你在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做一个合格的皇帝这条道路上,还是任重而道远啊!你需要继续构陷高相,才行!

        李承鄞与裴照一起退下的时候,皇帝突然叫住了太子,皇帝隔着屏风,问道,“刺杀朕的那天你也在现场,那你以为,那个凶手,是想刺向明月,还是想刺向朕呢?”说完,皇帝就抬起眼睛来,瞧了太子一眼,李承鄞是彻底吓傻了,吓得他瞪大了他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什么也没说,只是呆呆地立在那里。

        本来,李承鄞并未发现,皇帝察觉他是鸣玉坊刺客案幕后黑手的意思,他还以为,他可以在这个案子上,继续构陷高相。但是皇帝这么一问,李承鄞再傻也该明白了,皇帝就是知道,那个刺客是自己派来的,他在怀疑,自己有嫌疑杀父弑君!

        至此,在他失去了小枫以后,李承鄞终于再次受到了他耍弄的权力的反噬。李承鄞一直把皇帝当作是自己最大的政敌,他也从来不相信皇帝待自己的情意,他当然会以为,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和性命,都受到了威胁。陷入绝境的李承鄞,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性命,他立刻抓过高相当自己的挡箭牌,极力地挑动高相与皇帝的矛盾,然后,开启了他利用明月杀死皇帝的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宫》第46集: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ne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