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这个词具体谁第一个提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我们大概是知道起源的。
差不多就是2016年左右,所谓的“知识付费元年”,以罗振宇的“得到App”为代表,包括分答App、知乎App、喜马拉雅App乃至以公众号为代表的各类自媒体都加入了这场战局。
大家注意到没有,知识付费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载体基本上都是以App为主,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当这股浪潮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你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是马路上,常常会看到那些“低头族们”,从此屏幕上少了很多游戏、追剧的画面,却还真的是多了很多ABCD、金融大咖、设计大咖等等的画面。
年轻人们津津有味地接受“知识”的洗礼,看上去一派祥和,殊不知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和陷阱。这个陷阱,被冠以“知识”之名,行商业运作之实。
知识,本来就是免费的,又何谈付费呢?
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被描绘出的、并不能站得住脚的概念,不能因为蒙上了一层“知识”的外衣,好像我们就觉得它就理所当然值得被付费了,因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你并不需要花钱,本身就可以获得。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那么,为什么这个商业模式看上去还成立呢?因为他们贩卖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服务”,是时间成本。
说白了,就是嚼碎了知识然后吐给你,让你咽下去,而你还津津有味地说“哇,我现在也成知识分子了”。其实却可笑至极,明明是别人嘴里吐出来的东西,不仅如此,你还要为此买单。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陷入这场迷局的人还挺多呢?原因在于两方面。
第一,粉丝经济,说白了,知识付费就是个噱头,本质上还是一场“造星行动”,甚至我见过有段时间,那些讲的课程被卖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大咖,拥有了另一个外号叫做“知识网红”,现在你是不是略有所悟了?没错,不过就是知识分子里找出来一些类似李佳琦的人物,然后运作一番罢了。
第二,焦虑的营造。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都在会生计担忧,这个时候,一个“智者”突然指点你,来吧,试试看,每天花30分钟,听一听我的音频,难道你连30分钟都没有吗?大家都在听,你不听你就完蛋了,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听我的课,让你分分钟跟我一样走向财务自由。
结果呢?讲课的人的财务越来越自由,而你呢?还是老样子,只不过花了200块,偶尔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蹦出来几个名词,然后大家向你投来短暂的钦佩的眼神。
所以我们看到了,知识付费的产品,往往就通过营造焦虑感,让你一方面觉得“我必须要学习了”,另一方面让你意识到,“我需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地学到知识”,然后就出来一个价目表,告诉你,来吧,花10块钱,可以100天成为精通某个领域的大咖,花100块钱,只需要50天,花1000块,来,我让你加入一个特训班,按照训练计划,你只需要10天就可以搞定这个专业。
可是你想过没有?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呢?如果花1000块有这种效果,那用一辈子去搞科研的科学家,是不是都弱爆了?
其实这些知识付费的东西,我再换一个词,叫做“知道付费!”才更确切些。
你愿意花30分钟每天去听一下,当然不可能真的什么收获都没有,但你不过就是《赤壁》里诸葛亮说的,“什么都懂一点,生活更精彩”罢了,如果说知识的获得如此轻松,那寒窗苦读、全身心地投入的那些真正的大咖、专家岂不是太惨了吗?
你掌握的那些,终究是皮毛,当然,你如果明确,自己的目的就只是了解为主,那一一觉得完全没毛病,确实都懂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一一想说的是,如果你是想好好琢磨、好好学习的,真的没有必要去下载各种各样的app,你有半小时的时间,不如真的去找一本这个领域的书,也比听别的人嚼碎了讲给你听要好得多。
我们需要的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而网络上绝大多数所谓的课程,都很少会引导你去思考,只不过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罢了,充其量就是你花钱听了一段“相声”,而且还是听完你笑不出来的那种。
知识付费,劝大家别太当真,也不要被洗脑了太过焦虑,我们确实应该有所追求,但不要盲目地跟风,真的要学习,一一再强调一下,多买几本书自己看看,或者正儿八经地去报个周末班上上课,也比你下载一堆App自嗨,要有成效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