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包头一共三次。
第一次是送弟弟上大学 。
第二次是看望弟弟。
第三次是参加朋友的婚礼 。
三次都是来去匆匆,虽然都是逗留一天,但我对这座城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第一次来包头,是三年前送我弟上大学。 我的目光和脚步最多的是我弟和我弟的学校。都没来得及好好欣赏一下这座城。依稀记得,下车后我的迷茫和无力。对于路痴的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熟悉这座城,我只知道我的目的地是我弟的学校。看不到接站的校车,(后来才知道校车在包头东不设接站点。)找不到通往前方的站牌。于是我和我弟拖鞋行李箱顺着公交车开去的方向走去。大概走了5分钟左右,激动的发现了站牌,找到我们要坐的公交车(中途需要倒车才能去到有校车的地方),尴尬的发现这里的公交只接受投币和刷公交卡,公交居然是一个人两元钱。(我们那里的公交车去哪里都是一块钱,而且能用其他方式支付。)还好,在家的时候准备了好多零钱。于是我们坐上了通往校车接站点。公交车上除了我和我弟只有司机一个人,大概是过了上班高峰期吧。我和我弟好奇的朝着窗外张望,想了解这座城。大概是惦记着给我弟报名的这件事,路过的街景记忆里早已不复存在。大概过了半小时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也忘记了是什么地方。我只看到有三五个校车和一群举着校旗的学生,我欣喜极了。于是和其他家长学生一起到了我弟的学校……
排队,报名,领行李,生活用品,和我弟整理好住处等一系列之后已经是下午三点了。着急莽荒的姐弟两吃了两碗面,我就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是我第一来包头的全部记忆。
第二次来包头, 是我弟生病,怕我爸妈担心,偷偷的瞒着他们来看望我弟(直到一个月后才告诉我爸妈)。这次还是比较匆忙,目光还是在我弟身上。找医院挂号,抽血,开药,一系列的检查。我担心的徘徊在包头医院的走廊上,听着医生严重的诊断,看着我弟眼中害怕又不忍的目光,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责任和重担。(还好我弟经过后来的治疗没什么事了,其实没有医生说的那么严重,只吃了一个星期中药就好多了)。就这样一系列的检查完,弟回了学校,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结束了我第二次包头之行。这次我还是没有机会来了解这座城,我只是千万过客中的一员……
第三次来包头,是参加朋友的婚礼。一样的站台,一样的站口,一样不能手机支付的公交车,一样2元的车票,三年了,我所在的城市早已千变万化,原来的街道更宽了,原来的建筑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地铁工程也到了尾声。各种工程有条不紊,但包头这座城,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模糊记忆里的样子。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着小城的风味。
从车站来酒店的路上,先是步行小走了一段路去坐公交,印象最深的是路边停着的拉人的黄色小三轮,有序的排列着,正在等待着从站口风尘仆仆敢来的人。
接着坐上2元钱的公交,这里的公交和我所在的城不一样,似乎小了许多,依然没有刷码支付的功能,依然是2元的票价,而车上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婶。因为距离酒店比较远我找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大概行驶了两站左右,上来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我给让了座位。站到了一边。结果老大爷还以为我要下车并没有感谢我。这算是旅途的一个小插曲吧。就这样公交到达目的地40分钟,我一直站到了终点。
下了车时间还早,于是我在酒店附近逛了一下,比起我所在城市的喧嚣,这里似乎安静了不少,三五成群结队的人们,缓慢行驶的车辆,泛着黝黄色光的路灯,路边摆摊吆喝的小贩,讨价还价的人们,骑着旧时大梁自行车老大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慢节奏。不像我所在的城市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寂。我想爱上这慢节奏。
包头这座城大概半小时后我到了朋友给安排的酒店,见到了好久没有谋面的朋友,我们一起回忆着以前在一起的时光,讨论着自己的生活,工作,梦想,身边的人和事。好像又回到了好久以前,也好像看到了未来……
第二天中午我见到了朋友的新娘,之前我们有过几面之缘,高高瘦瘦的女孩,有着南方女孩的温婉,北方女孩的热情,也有着即将成为人妻的喜悦和娇羞,打过招呼之后,我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等待着典礼的开始……
一切结束后,我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告别了这座城,告别了这座城的人。窗外快速倒退的景色,列车撞击铁拐的声音,播音员的广播声,车厢大姐的叫卖声,座位斜对面小女孩的吵闹声,隔壁大哥的鼾声,远处列车的鸣笛声,交织成一福七彩的音符。演奏着,演奏着。我缓缓的闭上眼睛和这座城说着再见。
再见,包头,这座城。
包头这座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