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用问题引导他思考,让他最后自己得出结果。
你不断给他提问,你的问题,就是他以后自己看到题以后的思考过程。从先让他读题开始,这里给了几个条件,想要求得什么……如果总是不懂,就用类似的更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慢慢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出的结果,他才有印象。
2、不要嫌这么简单怎么还不会,那多半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在发育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够。不能用成年人已经发育好的大脑来衡量。
正确的做法是,把问题用图示、实物等方法来演示,站起来和孩子做身体动作,用他熟悉的故事角色、生活中实际现象来讲,调动各种感官,辅助他完成从具象到抽象思维的跨越。
3、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对每个涉及到的概念理解透彻。
用不同的题、各种事例,解释清楚一个概念。孩子说懂了,不一定真的是懂了。换个题试试,是否还会。让他给你讲一遍,是否能讲明白,给别人讲题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4、不追求结果。
仅仅会了这道题,不是唯一目的,过程更重要。
我们必须清楚,每次讲题的目的,不是知道答案,然后赶紧往下进行。真正的价值是,在一起琢磨一道题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得到一次锻炼。
每次这样深度思考,就好比是一次头脑集训。以后在解题时,都要靠他自己的大脑来推理,所以,锻炼出他的能力是目的。只有他自己费劲琢磨,他的大脑才有收获。
5、 讲题过程中,不要急躁、叹气、不耐烦,有点游戏精神,带着好玩的态度,像讲侦探推理故事,饶有兴致地一步步去探索发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态度会让他对学习产生焦虑惧怕的情绪。
如果课内的都懂了,可以找一些课外的知识来研究,挑战难题,享受解决之后的成就感。
6、平时多带孩子玩一些智力游戏、数学游戏,桌游,扑克……这些真的是游戏,要的就是培养一种把学习力当游戏来玩的精神。
高年级学生,可以读一些教材以外有关的书,讲知识和生活各领域关系的,拓展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