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有不少华人,没有选择去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而是选择自主经营的服务业。是能力水平达不到,退而求其次的被动,抑或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看原因并不单一,但市场的价值取向不容忽视。单纯市场经济的国家,职业没有人为的上下高低,人也没有被分为三、六、九等,学历、学术、官位,也都不能成为打压的资本。于是求职者在充分认识市场需求、个人能力、价值实现之后,通常都会作出优化考量。用我们都能听得懂的大实话,只要力所能及、只要能够挣到钱,那就义无反顾的去干。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f655c63fa8f14c0a.jpg)
在国内硕士、博士生,从事送外卖、开出租车等职业,往往会引起不少热议。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亵渎、对人才的轻视。如此观念放在这边,一定会被笑掉大牙。如果抱持这般狭隘、如果不懂价值如何体现、如果那么不识人间烟火,岂不是白活了。因为生活中总有一些家政服务需求,得以见识上门服务的“师傅”。他们从事的大都电工、管道工、安装工、修理工等,也就是国内人眼里的蓝领。不过只要与他们简单聊谈,就会发现这些人,大都有学历、有底蕴,甚至曾经有过在国内院校、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过的经历。为何选择来澳州从事这样的职业?回答实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再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当个不大不小的老板,年收入20来万澳币不在话下,买有几套房屋出租的,也大有人在。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职业的猥琐,而是有着坦然大度的自信。能挣到还算满意的钱、能养活其乐融融一家人、每年还能到想去的地方度度假。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e8da2a9534ccada6.jpg)
要说这边干技术加体力的活,还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也难怪国内过来的晚辈后生,尽管靠勤奋读书拿到了绿卡、取得了国籍,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自己干”的职业。除了在华人圈子捞金,还向老外市场渗透,能吃苦耐劳、活干得漂亮、收费相对便宜,上门求助的必然多。而且这边对技术资质要求很严,贪图廉价请无证人员帮忙,给用户带来的所有危害,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也客观维护了有资质从业者的权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4c88251027491f3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