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 夏至访校场头条

作者: 老树_ | 来源:发表于2021-06-28 04:36 被阅读0次
双棔书屋(左)与凌霄汉阁(右)所在院落现状

夏中云卷。顽阳施放连珠箭。
丽人零落遮颜面。午影游朋,觅索胡同串。

空寂双棔书屋变。凌霄汉阁心声断。
晓玲难解儒生叹。掌故丛谈,历史多遗案。

2021年6月22日

注:
1、校场头条:北京胡同名,长450米,因明代军队演武操练而得名。明代称将军教场一条胡同。清代改称将军校场头条,清末称校场头条,沿用至今。其内有三原会馆(1号院)、永州会馆(2号院)、云南会馆(7号院)、山左会馆(即山东会馆,17号院)、徐凌霄故居(19号院)和吴晓玲故居(47号院)。
2、双棔书屋:著名古典文学家、藏书家吴晓玲(1914年—1995年)的书斋名。吴晓铃是最早将《金瓶梅》作者为李开先(明代文学家、戏曲家)的学说进行传播的学者,并为这一学说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吴晓玲藏有最完整的一套各个时期版本的《金瓶梅》;他所藏清乾隆五十四年的《舒元炜序本红楼梦》抄本,是目前唯一的《红楼梦》抄本;他所藏《斩鬼传》抄本传世极少,十分珍贵。吴晓玲故居内,曾有两棵合欢树(古称合棔树),颇得主人喜爱,所以将书斋命名为“双棔书屋”。原先,故居院门扇上阴刻金文门联:“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此联为前清进士、著名书法家孙壮所题。如今,院子被重新装修,合欢树已无踪影,门扇也被私人拿走,老北京的文化被一点点蚕食着。
3、凌霄汉阁:清末民初著名记者、掌故专家和戏剧研究专家徐凌霄(1886年—1961年)的书斋名,取“结想凌霄汉”的诗意。1928年1月4日开始至1930年12月31日,徐凌霄主编的《大公报·戏剧周刊》出版了152期,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文字和图片史料。1929年7月7日至1937年8月9日,徐凌霄与其兄徐一士联手撰写的清末民初掌故,在天津《大公报·国闻周报》上连载8年,累计近150万言,集中整理了清道光至民国初,一百余年的朝野掌故。1928年9月,徐凌霄在凌霄汉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京味长篇纪实小说《古城返照记》。现在,徐凌霄故居年久失修,成为普通民居。

相关文章

  • 一斛珠 · 夏至访校场头条

    夏中云卷。顽阳施放连珠箭。丽人零落遮颜面。午影游朋,觅索胡同串。 空寂双棔书屋变。凌霄汉阁心声断。晓玲难解儒生叹。...

  • 一斛珠

    一斛珠· 晚月将明(仿李煜作淫词) 晚月将明,金桂扶栏美人卧,清风筑梦云间过。几杯浊酒,笑向君王坐。 吟诗作赋花中...

  • 一斛珠

    仲夜疏浅。山色入墨蘸平川。垂杨挽风绕丝弦。烛下花前,曾衷肠诉遍。 自...

  • 一斛珠

    The simpler, the calmer. In the dark, see your heart. 越简单...

  • 一斛珠

    一斛珠 晴云依岫,琉璃翡翠妆山薮,竹舟幽渡平湖皱。 两抹酡红,谁把心思嗅。 尚记初逢时豆蔻,轻纱漫舞香盈袖,暮鳞朝...

  • 一斛珠

    凉风似水,弦歌何处唱娇媚。 弦月嫣然星目泪。 灯火万家,谁解此时味? 今宵有酒须沉醉,不教胸中有块垒。 丈夫行事心...

  • 一斛珠

    梅妆初过,眉如远山故画作,罗衫轻解云端卧。剪妆翠红,丁香樱桃破。 蕙带袖雪醪浥涴,红茸却向村夫唾。十年浣花求一诺...

  • 一斛珠

    鎏霖縈榖。蕉葉青風沐玉珠。靜溪方見奇雲竹。飋思鳳斛,鷺驚舞如栩。 白駒過隙芳華處。旭涼且暖仙境愫。修身賢助撫心曲。...

  • 一斛珠

    凭栏静数。一任风雨秋如许。细听不闻寒蝉语。老树黄昏,兀自挥残羽。 黯黯遣...

  • 一斛珠

    夜半未眠。辗转游离时至半。山藏孤月云弥漫。风丝带寒,欲雨天色晚。 多日不解长时愿。淋漓小巷油纸伞,没入人间四月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斛珠 · 夏至访校场头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ay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