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总:
1、被看见:每个人在这17天的努力表现,是被看到的,经常会把大家在线上的表现传达给到公司的高层领导。
2、进一步内化:被大家坚持的热情,投入的态度所感染,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和进步,感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大家都也在面对,并不孤单,通过相互的交流,思维得到碰撞,思路得到开阔。在接下来的第二期的学习活动中,要关注是否能够形成转换为自己的思维模式,解决方法,这决定了自己能够走的多远多高,学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正式课程:
一、小组分享
请组长带领小组,分享这一个月最大的改变和成长是什么?
分享:
1、在小组讨论中,你有什么发现?
2、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有所改变?
李欧阳:想要去改变惠州期缴的困境。
张家辉:团队的信任与支持。
邹峰:在沙盘的演练中意识到管理的责任很大,平衡轮的运用是对课程、对自己的承诺。
总结:当管理动作发生变化的时候,员工的动机行为、绩效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绩效达不到预期的时候,谁该来负责?——聚焦于自己,内求。
思考:如何从现在的我到未来的我,很重要的一个能力:觉醒力。
觉察力:比思考和认知更高一层的能力,人可以抽离出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状态,好的保持,不好的改善。对思考的再思考,对行动的再看见。
优秀的管理者能够经常的自我觉察。第一期的课程更多是从环境和管理行为的角度让员工绩效发生改变,第二期更多的是从管理者自身觉察的角度来实现。
觉察游戏:A4纸撕成一个人的形状,非汉字。
回答问题:
1、过去一段时间,你更多的在想什么?(思考-写在头部)
2、过去一段时间,你内心最大的需求和渴望是什么?(需求-写在心口)
3、过去一段时间,你更多地在做什么?(行为-写在脚、手)
4、过去一段时间,你经常担心的是什么?(情绪-写在腹部)
发现:你想做的事情和你正在做的事情不一致的时候,能量和动能很低。
二、目标与现状
1、请在便签纸上,写下你认为的三个,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的共同目标或者成果是什么?小组在大白纸上写下比较有共性的三条。(绩效的达成、收入的提高、团队的发展)
2、写下不少于5条我们共同面临的“现状”(问题)?
课间思考6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9351422/a2cc17b174696ddc.jpg)
二、探索我们的模式
1、基本模式:思维-行为-结果
思维由信念决定,信念由经验决定,经验包括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但是经验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去改变?
a、自我觉察-产生新的机会
b、刻意练习-固化新的经验
“我们面对重大问题的时候,永远不能从问题本身的层次上去解决。”-爱因斯坦
“除非我们把无意识意识化,否则它会一直躲在暗处控制着我们,直到我们会说这是命运”-卡尔·荣格
总结:改变的内在逻辑,就是改变模式。
三、看见模式
1、他人视角看自己
练习:发现卓越,采访他人对自己的正向评价,选出三个你最喜欢的。
我是一个( )、( )、( )的人。
假设你是一个乐观、专业、认真的人,你遇到几个消极、不认真的人:
a、这三个人与你没关系,你选择不去理会,你会给他们留下高冷、孤僻不合群的印象,你的影响力会下降。
b、这三个人是你的下属,你本能地想要去改变他们,你会有控制他们的行为,可能导致对方的抵触,你的影响力也会下降。
误区:避免用你身上特质去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和你一样。
总结:品质一样,但是身份定位不同,导致的影响力效果也会不同。
乞讨者:人要的信念,比如“人就要……”,用自己的标准对待他人的时候,你会充满期待,但现实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但当期待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就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进而产生负面的思维、行为。(外求)
贡献者:我要的信念,比如“我要……”,要求自己,取代期待,更多的是对他人的接纳,看到别人正向的特质,情绪会转换为正向,产生正向思维和行为。(内求)
2、自我探索与发现
领导力自测结果研讨。
四、自我发现和探寻
旧模式有哪些?可以探寻哪些新模式?
四种常见的模式:唯我独尊(封闭与割裂)、规范主导(固化与保护)、自主导向(链接与感知)、内观自变(同在与创造)
练习:热椅子
小组内部的每一位成员轮流坐椅子,负责记录每一位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反馈,包括做得好的,可以做的更好的内容。
日后在团队管理中遇到困境的时候,可以让团队为你进行反馈。
离婚的原因“性格不合”的潜台词“我不愿意改变!”改变是痛苦的,同样的5年、10年,主动变化与被动变化的成果差异很大。
课后作业:
结合测评结果、小组反馈情况把四象限内容进行完善(增加、减少、创造、停止)
五、改变模式
1、从评判到觉察
有判断没问题,但要有觉察判断的能力。当你发现自己有判断了,问自己“事实是什么?我收集的信息全面吗?
2、大脑分为爬行脑、情绪脑、智慧脑,人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智慧脑会被限制,停止运行。可能会出现的行为:
a、会对事实进行加工、夸大、无中生有。
b、会容易有判断、指责。
3、如何反馈?
只在事实和行为上做反馈,不做评判,不用给出具体意见。
4、刻意练习:觉察日记
说明:
a、“十个卓越性”:从自己的角度,列出“十个原因”背后我的诉求是什么?我希望什么?
b、“十个现实检查”:检视上述十个卓越性的普适性,是不是所有人都该这样,是否都是这样理解的。
c、礼物:我能贡献什么?比如“我应该做一次沟通?更多的引导?”
d:决定: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9351422/d6e3a6c7539a3c04.jpg)
六、课后作业
1、写觉察日记,在微信群分享。
2、将四度观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享,并打卡分享实践进度。
3、发现自己的旧模式,写出改善行为的训练计划,每周群内打卡一次,分享训练进度。
魏平总结训
泰康大学专职讲师交流,认为我们的项目能够聚焦在一线业务经理人身上,有点不可思议。
个人思考:三年的培训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给公司带来给什么?
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的是内化,转换为自己的方法,思维逻辑,底层架构。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核心,有开放的心态,但如果没有自己的底层逻辑,所学内容就犹如一盘散沙。
向内和向外这两个过程会成就一个相对完整的我,向内求关注的是自我,内在的模式,跨不去的坎是什么,擅长的是什么。内求是有挑战的,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能让我们变得更加通透。不仅是对自我的认知,也是对自我团队的认知,对身处环境的觉察,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看到团队优秀的一面,同时也要结合着自身,想想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有更合适的方法。不断迭代,让自己的思维系统起来,形成自己最底层的强大逻辑。希望大家关注环境、内心、人心最深层次的东西。自我成长和修炼的道路还有很长,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思考团队想要达成的终极目标,让团队变得睿智、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