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的对象
人活一世都得有相应的对象,无论是自己周围的人或者是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和人生之中相应的对象。照镜子正衣冠,从别人的嘴里了解自己在别人心中印象,无论是我们用来正衣冠的镜子,还是用来了解自己的别人,都是我们日常中面对的对象。
无对不成像,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无论怎样都是彼此的对象。但凡与人相处,都是这样的关系。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神跳大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活一世,多多少少都得有自己生存的群体,群体当然是由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用当下的话来说,群体就是个体的社会环境,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
群体整体素养如何,往往会影响到个体的素养集合。倒也是凡事也没有个绝对一说,往往会有奇迹发生,群体也就是社会环境太糟糕的情况之下,也会出现一只金凤凰或者是一只金龙。
不过这样的实例往往是小概率实况,比如说吸烟者群体在某些时候,会有个体侥幸不生病。然后这个暂时避开病痛的个体,就会大谈特谈吸烟的各种好处。事实上这就是个例或者说是小概率事件,但往往会被用来证明事情特殊性的典型事例。
从普遍性而言,我们往往都把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及我们周围的人当作我们衡量自己人生成功失败,事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说来也是,毕竟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对客观事物以及我们周围的人都无法一一详尽了解。
要了解相关的人和事,最直当的途径就是从熟悉相关人和事物的人嘴里了解实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别人嘴里了解相关的人和事。不过说句实话,从别人嘴里了解相关的人和事物,效果如何还得看别人嘴里的干货有多少。
别人嘴里的干货,又跟他对待人和事物的科学态度有紧密关系,但反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抱有科学态度的人,嘴里的干货相对货真价实,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非科学态度,这类人嘴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干货。
比如当下最时尚的人设一词,非常典型能够反映人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所抱有的态度。之所以人设令人毛骨悚然,致命弱点就是通过别人的嘴巴了解所想要了解的人。
想了解的人被人不断戴高帽,当然欢天喜地一片大喜,被捧上天以至于弄得飘飘忽忽,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人设最为致命之处非是捧高,而是落难时被曾经不断戴高帽的人,使劲用脚踩,使劲拿起石头落井。
话多不甜,自己自个儿最忠实的伴侣莫过于自个儿,想反驳尽可以反驳。自个儿能够知自个儿的冷暖,能够懂自个儿的喜怒哀乐,能够明白自个儿的酸甜苦兰,也最能够品味自己的生离死别。
话从道理上而言,自然是这个道理。但人世间有多少人,又能够真心明白,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这人世间,普遍都喜欢从别人身上,看人间冷暖,谈喜怒哀乐,说酸甜苦辣,叹生离死别。
是和自个儿不对付,是和自个儿唱红脸白脸,是和自个儿说长道短,是和自个儿有理无理都是三扁担,是和自个儿说书唱戏剧听评书,是和自个儿疏通自己内心,是和自个儿把酒言欢,还是怎么地,实际上取决于自个儿,毕竟人这一生的对象,就是自个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