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言的小说《檀香刑》中,孙丙趁着清明节聚众攻打了铁路窝棚,杀了德国人,知县钱丁知道消息后,明白自己的官运已经到了头。他回到县衙,独自进了签押房,在里面上了吊。
知县被夫人救下,他的夫人是曾国藩的外孙女。她以曾国藩当年在“靖港一役”的失败来激励知县。
"是的,我外祖父也跳江自杀过,"夫人道,"但他被部下救起后,痛定思痛,发奋努力,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不屈不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一举攻克南京,剿灭了长毛,成就了千古伟业。我外祖父也由此成为中兴名臣,国家栋梁;封妻荫子,钟鸣鼎食;立祠配庙,千古流芳。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作为!"——《檀香刑》第十三章 破城
“靖港之战”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与太平军战斗中的一场大战,以湘军惨败告终。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离家前往长沙,为湖南巡抚张亮基帮办团练,人员以湖南同乡为主,整合湖南各地武装,后来扩编为湘军。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曾国藩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太平军攻克江宁(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天京。之后,太平军立刻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湘军练成。曾国藩在湘潭发布《讨粤匪檄》,向太平军宣战。
太平军一共发动了两次入湘之役,第一次是在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太平军从湘北进入,这一带主要是清兵绿营防守。太平军进军顺利,不到半个月,就攻占了岳州、湘阴、靖港湘北地区,并进入湘中。这时,曾国藩的湘军赶到,太平军于是撤离。
东王杨秀清决定增兵,于是发动了第二次入湘战役。3月27日,太平军三万多人从汉口出发,经咸宁、蒲坼来援。收复岳州。水陆齐进,再次占领樟树港、靖港等地,形成对长沙的包围。
4月28日,曾国藩率水师五营,战船40艘,陆勇800人,准备一举攻占靖港。
靖港的太平军守将石祥祯,原名石达,是石达开的堂兄。此人面对来势凶猛、几倍于己的敌人,沉着冷静,指挥若定。湘军“乘流直逼寇屯,寇指笑坐待,众不敢进”。
长沙乡团从东岸搭浮桥,接济湘军渡河作战,但桥面高低不平,湘军士兵一上桥面,板落桥坏,纷纷落入水中,溺毙达二百多人。
等湘军船只接近时,石祥祯命令岸上重炮猛攻。硝烟弥漫,水柱冲天。湘军战船或沉或毁,或自相撞击,不少船只当场沉没,损失近三分之一。余下的船只拼命逃向对岸。
石祥祯又命二百多艘小船从四下围住湘军,放火烧船。湘军大船急忙开炮,但“炮高船低,不能命中,战船被焚十余只,随风飘散”。
岸上的湘军陆营见水师大败,也纷纷逃散。自相践踏,落水者无数。曾国藩气急败坏,立一面旗子,过旗者斩。“士皆绕从旗旁过”。
湘军各船上的水手也都跳水逃命。导致各船上“竟无一人”。曾国藩的座船上也仅仅剩下三名水手。
这时,太平军的船只已经逼近。“直犯帅舟”,“矢可及也”。
“仅半顿饭久,陆勇奔溃,水勇办纷纷奔溃。二千余人,竟至全数溃散,弃船炮而不顾”。曾国藩见自己苦心经营的湘军在第一次东征时就败得如此惨重,羞愧难当,自觉以后无脸见人,跳水自杀。“将没顶矣”,被部下从水里救起。曾国藩破口大骂, “须髯翕张”,还要再跳。幕友邹寿璋自后舱出来,将曾国藩拖上船。曾国藩才收拾残兵败将,逃回长沙。
靖港兵败给了曾国藩重大打击。第二天中午,曾国藩到长沙时,身上衣服尚未干透,狼狈不堪。他避开长沙大小官员,搬到城南高峰寺,“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他还撰写了遗嘱,打算第二天自裁。
在家信中,曾国藩说:
凡我所带之兵勇仆从人等,每次上城,必遭毒骂痛打,此四弟、季弟所亲见者。谤怨沸腾、万口嘲讥,此四弟、季弟所亲闻者。自四月以后两弟不在此,景况更有令人难堪者。吾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心求军事之万有一济。——《曾国藩家书·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
当时湖南官场唯一看望曾国藩的是左宗棠。左宗棠出城到曾国藩所在舟中看望,见他“气息仅属。所着单襦沾染泥沙,痕迹犹在”,他对曾国藩说“事尚可为,速死非义”。
塔齐布不久,曾国藩的部将塔齐布、彭玉麟率湘军攻克了湘潭城。“总计水陆毙贼不下万人,解散之众亦以万计,余匪遁西。自克湘潭,逆锋大挫,全楚军气始扬。”湘潭失利使得太平军在湖南没有立足之地,靖港的太平军得知湘潭战败,闻风逃遁。
曾国藩如逢大赦,开始重整旗鼓。咸丰也给了他最大的支持,让他戴罪立功。诏书内容如下:
屯聚靖江逆船,经曾国藩亲督舟师进剿,虽小有斩获,旋以风烈水急,战船被焚,以致兵勇多有溃败。据曾国藩自请从重治罪,实属咎有应得。姑念湘潭全胜,水勇甚为出力,着加恩免其治罪,即行革职,仍赶紧督勇剿贼,带罪自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