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质

作者: 路上_950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23:11 被阅读0次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

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

筋劲力植,声清色泽,仪正容直。

是故观人察质,先察其平淡,

而后求聪明。聪明者,阴阳清和,

则中睿外明

圣人淳耀,能兼二美。

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两遂。

                                    @ 曾国藩

                        出自《冰鉴智谋》一书

相关文章

  • 中和之质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 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 筋劲力植,...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

  • 2017-07-29

    质管中心蔡明阳攀高突击队队员黄立中和段伟红在蜡油加氢分析。

  • 中和之性。

    何谓中和之性? 中和之性指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对于这一状态,巜中庸》作了如下的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

  • 中和之释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 五行——类经图翼

    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 古石刻 石匾

    【 中庸之道 • 致中和 】清早期,64~34,厚9。青石。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

  • 缘分

    缘分 于万千之中和你相遇 与之牵手 于世纪轮回中和您相遇 成为血亲 于...

  • 📖每日一读《中和》

    今天我读了那秋生老师写的《中和》,很喜欢文章里写到的这几句: 天地之美,在于中和。自然界之“和”,可...

  • 《卫灵公篇》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质:本质、根本。 ▲孙: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和之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gd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