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质:本质、根本。
▲孙:通“逊”。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自己的根本,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谦逊的态度表达,用诚信来获得成功。这就是君子啊!”
【学而思】
君子以仁义为本质,礼的作用是文饰君子的行为,没有仁义作为根本,礼就没有了意义。同理,以义为本,自然能做到谦逊和诚信。
参读:
《八佾篇》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雍也篇》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识扩展】
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义以为质,如质干然。礼行此,孙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
钱穆《论语新解》:“质,实质。君子以义为其行事之实质。下三之字指义,亦指事。行之须有节文,出之须以逊让,成之则在诚信。”
钱逊《论语读本》:“义通过礼而落实于行;礼的精神在恭敬、辞让,须通过谦逊的态度而表现;最后的完成,则在于诚信。四句说的是一件事,以义为本,后三项都是为了义的落实和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