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参加了易仁永澄老师发起的《好好学习》共读活动。
活动招募文案——《手把手 | 易仁永澄带你学些一辈子都有用的东西!》
阅读方法之检视阅读,真的是一辈子都有用,可以帮我们实现一年读200本书的小目标!
关于这个小目标也有一个活动——同侪:我们挑战200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201/9eceebbce79c18bd.jpg)
新技能,要刻意练习,所以,就先用《好好学习》来试试。
幸福进化俱乐部六大元规范第一条,积极主动,所以阅读也是一样的。
检视阅读的前提
主动阅读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看书的标题——《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嗯,所以应该是讲知识管理的,精进指南,所以应该会讲方法,不是鸡汤。
架构组织
序言(包括2位朋友写的序还有自序)、引言和4章主要内容,最后有结语、附录和致谢。
讲的对不对,哪里对,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
暂时看来,感觉讲的都对!其实,好像应该批判式思考一下。
这本书读后跟我有什么关系?
看书名就跟我很有关系,因为我也想学习知识管理的内容,好好学习。
检视阅读五步法
1、看包装
看包装——书名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看包装——建议上架类
无
看包装——作者
成甲(第一次听说,不过,通过看了介绍“被罗辑思维评委[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应该也是很厉害的人)
看包装——书封
有各种大咖罗振宇、万维钢、李笑来、小马宋、倾力推荐,脱不花作序,看来值得一读
“拥有学习力的人,才拥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
“教你如何变知识为资产,让学习成为财富积累。”
这文案,写得人非常想读。
看包装——策划机构、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大型出版社,那这本书的质量应该也有保障
看包装——版次和印数
2017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有点奇怪,现在才1月啊,怎么写2月?
2、看整体
看整体——目录
序言、自序、引言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结语(认知优势的未来)、附录(书中提及的重要书籍)、致谢
主要内容只有四章,内容不多,第一章是引子,第二章讲“道”,第三章讲“术、器”、第四章讲“用”
看整体——序言
不是看推荐者写的序,而是看作者的自序,一般会说明本书的写作初衷、文章架构等,就相当于了解一下本书的写作背景,一般我也会读,但是,检视阅读的时候要求很快读过去,跳着读,案例故事都可以略过,以前我都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原来是没有必要的,不过如果不是在做检视阅读,还是可以读一下的,因为大家都喜欢看故事嘛。
本书的序言作者写了自己接触知识管理开始,到两次事件引发转折,其中写了几个自己事件的案例故事和自己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从而引出写作初衷。最后介绍了本书的架构、特色和局限。
3、看细节
看细节——寻找关键词
临界知识、认知、底层思维、方法、假设
看细节——看关键章节
第三章(老师说看书要从中间开始看,激发兴趣)
第三章是讲方法,教大家如何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有方法,有案例。“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科学方法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4、下判断
下判断——这是什么逻辑(串联关系还是并联关系?)
我觉得各章节是递进的关系,算是串联吧。
永澄老师也说,第一章是引子,第二章讲“道”,第三章讲“术、器”,第四章讲“用”。
下判断——是否值得深入阅读
答案当然是值得。因为小白很多东西还不懂啊。
5、粗阅读
粗阅读——保持较快速率阅读(需要提前预估阅读速度)
读了67分钟,前面是比较快速地读,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可是30分钟了还没读完2章,太慢了,后面37分钟就跳着读,挑着读,例子都略过,越到后面越没耐心,就只挑出加粗小标题读,不过很多例子和理论什么的,还是有必要好好读一下的,因为好多我都没听过呢,那就下一轮再读吧。
粗阅读——关键是找到关键词
临界知识、关系、认知
检视阅读的目的
了解整体和基本内容
我的理解是,整体就是如本书名,讲好好学习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有例子的辅助讲解,有案例教读者如何应用。
产生疑问和兴趣
粗略阅读,没有仔细看作者书中提到的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但是又好像非常好用,对作者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下一轮阅读,要好好学习实践一下,看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对自己是不是也同样有所帮助。
强调:千万不要掉进细节
我在想,细节,那些故事案例什么的,应该就是细节吧,第一次练习,还是几次掉进细节,把故事给看了,这样会影响速度,而粗月的要求是保持较快速率阅读,这个还要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201/580975a80239bcd3.jpg)
刷刷地翻一遍,把加粗的大小标题都挑出来,看看整体框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