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吗?
前些天看了一遍《大话西游》,虽然这部电影很久了,但是当看到自己熟悉的搞笑段子,经典台词的时候,还是让我笑得捧腹。
影片里的经典桥段和对白不断的被人模仿,即使是现在,在学校里也还是能时不时的看到周围的人在模仿。毕竟是经典,有些东西就不会随着时光的消磨而失去味道的,它好似烙印在某代人的记忆里,时不时的就会想起。
但就是这部人人喜欢的电影,也有它的低谷期。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在1994年的时候花了6000万拍下了这部电影,但是一开始上映的时候,只有一边倒的差评,当时在香港放映了两天就停了。星爷不但亏了钱还在电影圈被骂的很惨。
直到1997年的时候,电影制片方把影片带到北京大学生的电影节放映,大话西游的经典桥段和对白就在学生群体火了起来,大家都纷纷模仿着。这使得群众重新审视这部电影,而大家也都认为这是星爷的巅峰之作。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沉默的螺旋”。这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大概是说,在公开的舆论环境里,人们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致就会积极的参与讨论,和大家聊成一片;但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和群体的观点相悖,他就会保持沉默,甚至是附和大多数人。
我想《大话西游》一开始就是很不幸的遭遇了“沉默的螺旋”。刚上映的时候就被一部分“不识货”的人嘲讽,而这群人的话又很有煽动性,使得大家纷纷附和,最后负面的意见成为了主流。
沉默的螺旋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使得舆论一边倒,少数服从多数。
2、利用人们心理缺陷的营销手段
说到从众心理的利用,令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喜茶了吧,商家通过雇人排队造势,一款普通的茶饮料,几乎各大门店平均排队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人们似乎有种情节,人越多就越能证明它的好,所以选择肯定没错。
喜茶排长队而后来喜茶被爆出含糖量过高,往日的风光便荡然无存了,也不知当时附和的人看到这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
而这些心理缺陷应该都是尽量避免的,但是大多数人往往不自知,因此也就任由人摆布了,要说利用人的心理缺陷最厉害的,应该就属商人了。
商家们通过专门雇人来排队造势,而凑热闹又是人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于是这也就达成了商家的目的。
餐厅亦是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餐厅都会在菜单上的某个菜品标记“本店热门”“掌柜推荐”等字眼,而事实证明,这样是真的提高了这个菜品的点击率。
至少我个人就无数次的给商家这样引导着,自己吃东西的时候拿不定注意,如果有人可以推荐一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炭,而我也不自觉的正中商家们的下怀。
从学校出来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也让我发现淘宝商家们也是利用从众心理的高手。在淘宝购物的时候会发现,销量第一或者前几的宝贝几乎占领了市场的所有份额,可以说在某些类目里,都是寡头垄断,基本上就是销量为王的局面。
而淘宝卖家们也是抓住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即使亏损巨大,也要力争排名。
当然,商家们的布局不仅仅于此,他们还会利用一些手段,使得自己的买家秀和评价版块看起来光鲜亮丽。试想当你在购物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人评价说这东西好,你不一定觉得好,但三人成虎,只要满满的都是好评,你也就会觉得,既然大家都觉得好,那么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跟着群众的脚步肯定不会吃亏,但不知道的是,这些好评其实都是商家设计好了的。
商业上的手段有好有坏,但我始终认为,产品的品质才是底层。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作为根基,即使再好的营销手段,也只能让产品昙花一现,并不会带来长期的利益。
3、随大流是为了安全感,群体的认同感
我想从众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吧,因为把自己放在大多数人身边会更有安全感。而人这种动物又是与生俱来的缺少安全感的,那为了让自己心安,抱团取暖似乎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了,毕竟法不责众,就算是错了,责任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自然也就没多少影响了。
在我看来,人们之所以会盲目的从众,可能还是对群体的智商不抱信心吧。就像是“皇帝的新衣”那样,即使是自相矛盾的东西,但还是迫于权威,保持沉默或是随大流。
想起之前看《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无法认同他的行为,当时看的时候只当做是观赏一个叛逆者的经历。
一份好的工作,一个和谐的家庭......这些都是人人都渴望拥有的东西,而他却放弃了,跑去追寻他所谓的理想。我想换做是别的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看这本书也一样会认为主人公就是个傻子吧。
但是一些解书人对书里主人公的评价却是和我完全相反,而他们的读后感似乎听起来也比较高端一点,于是我抛弃了自己的价值观,附和了大多数人的看法。
他们说主人公追逐理想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人不应该只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应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这完全与我的价值观相悖,在我看来眼前的苟且尚未解决,谈什么诗和远方呢。但大多数人既然都说要抬头看月亮,那我也就不能盯着地上的便士,不然就显得我浅薄了。于是我也说六便士不如天上的月亮。但其实我的附和也是另一种浅薄罢。
我一直警惕着盲目的从众,但是与生俱来寻求安全感的下意识总是让我防不胜防,商家一个个的套路让我钻进去而不自知。
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感,我甚至还撇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去附和大多数。但其实半吊子才是最可悲的,因为他既不能守住自己的观点,又无法完全认同他人的想法,徘徊来徘徊去,最后一无所得。
说到底其实还是自己缺乏了独立思考,总是乐于信任多数人给出的结论,但其实群体的智商是比个体还低的。
总之接下来我得时刻避免自己下意识的随大流,避免盲从,不要成为半吊子。要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对万事万物都有满满的好奇心,能因为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而自得其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