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月前,在网上看到那位号称战胜过英国MMA选手的“马掌门”的视频,便真心想念起徐晓冬来,盼着徐先生重现江湖,继续武林打假重任!结果,天应人愿!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徐晓冬真滴向马掌门发起了挑战!这个欣喜若狂啊,难以言表!却被马掌门一招比“四两破千斤”还高明的“拨打110”轻松化解。自然,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又遭受一次猛烈质疑。我们也只好继续纸上谈兵。
要讨论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首先得说清楚什么是实战?许多年前,曾认识一位练散打的朋友,块大力猛,和熟人对练从不手软!一天,这哥们儿跑来找我,说逛街和商贩起了争执,被人家打了,找几个人去报仇。赶过去一看,对方一群人中,个头最高的也比他矮半头,按这哥们儿的体格、力道和技术,决不该被人家占便宜。问题出在哪?很简单,真正的实战不仅考验力量和技能,更考验心理承受力。说白了,就是:怕不怕挨打,敢不敢打人!这哥们儿平日发挥得好,是因为有“规则”充当心理防护。所以,真正的实战就是街头打架,当然,打嘴仗不算!从根本上说,传统武术是用来打架的;对军队来说就是打仗;还有侠客义士除暴安良、铲贼护国,以及世外修行人士与虎豹豺狼搏斗;也有占山为王为害一方的。无论哪种用途,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不讲规则!那些武术家、“武痴”什么的,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让你打不着我,而我一招就能干死你”。这是传统武术的第一个秘密!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体,已成为地球的主宰。但人类获此地位靠的是将智慧转化为工具的能力,若单纯比拼生理机能,则在许多方面不如其它动物。武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所以,要战胜对手,就必须在比拼心智之外,还要比拼生理机能。为此,传统武术讲求“修身养性”。“修身”相当于一种“反进化”修炼。我们知道,人的直立行走是千百万年进化的成果,而传统武术训练就是让直立行走的人恢复一些飞禽走兽的生理机能。比如,形意拳讲究“虎背熊腰、鸡腿鹰爪”,这不仅仅是求个“形”,也不仅仅是要个“意”,而是在气势、力道、速度、敏捷度上要达成动物的生理特点。山西戴氏形意拳有个基本功叫“猴儿蹲”,训练下肢的弹跳力,让人可以像猴子一样蹿起来。长此以往地练,自然,在肌肉、筋骨结构、走向等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再说“养性”,与念佛修道治病养生的目的不同,武术训练养的是动物般的本能之性!就像狼见到羊,根本不用想,直接就扑了;反过来,羊遇到狼,也不用思考,立马儿就逃了。人拥有高级意识能力,反而抑制了本能的效用。武术的“养性”就是要唤醒本能,不管是打架,还是比赛,别想那么多,得了空子,就如饿虎扑食,打不打得过再说!本来,太极拳的高明就在于系统地发展了“养性”之法,什么大松大柔啊,听劲问劲啊,结果1949年以后被整歪了,搞成了放松体操;到了1990年代,更惨,与治病养生搞在一起;现在,又附着上修道念佛,不会背几句“道德经”、“金刚金”,都不好意思说是练太极的。当然,武术的养性之法与念佛修道不无关系,或者说,可能就是张三丰那样既修道又练武的人士发现了“松静轻柔”更能出功夫的秘密。科学地理解,应该是这种训练方式更有利于调动人的潜能,发挥人的本能,更有助于让高级意识服务于低级生理需要。“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第二个秘密。
谈到传统武术的秘密,肯定逃不掉对“内功”的讨论。那么,内功究竟有没有?根据个人所见所闻所体会,只能回答:说有,便有!简单地说,“内功”就是吐纳之术与武术的结合,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气的结合。任何一项运动都与呼吸有关,尤其像游泳、短长跑这样的运动,更讲究呼吸与运动的配合。对于武术来说,呼吸的节奏与力的蓄发直接相关,比如,呼气的时候发力更顺畅;绵长呼吸训练和闭气训练有助于快速连续的发力;身体呼吸比口鼻呼气更容易发出整劲,等等。其次,是意的结合。这也是中国武术的高明所在!因为,“意”不仅可以引导气和力,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力”!通过内功练习,不仅要实现“意气力”的完美配合,还要有效发挥“意”的力的作用,让“意”之力与生理之力完美统一,达成最佳效果。有比较玄的说法,叫“以意打人,杀人”。这个真没见过,权当是传说!此外,内功修炼还有其它两个好处:一是增强腰腹胸肋内部肌肉、血管、筋膜的强度和韧度,增强外发力的整体强度、速度和穿透度。同时,也增强了腰腹胸肋部的抗击打能力;二是有助于全身气血筋脉通畅,遇外力打击或发力内挫时,具有自愈力。当然,说得神道一点,内功修炼得好,还可以帮他人疗伤治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不管从现代搏击的角度,传统武术是否已经落后,其训练思想、方式方法等已自成体系,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与现代搏击有很大不同,再加上所承载的民族图腾、历史烙印和文化根脉,更使其将永远独树一帜!
最后,别忘了,传统武术中,拳术只是少部分,还有十八般兵器呢!要研讨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除了挑战拳术外,还应与剑术、刀术、棍术、枪术等等做一番较量才好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