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还不到16个月,我就和天下很多爱操心的父母们一样,希望今后能把自己觉得正确的认知经验传授给她,帮助她养成好习惯。
试想孩子真的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后,如果遇到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与一些好习惯相冲突时父母又该怎么办?比如女儿沉迷于看动画片,到了睡觉点还不睡觉?再比如女儿到了青春期,喜欢看言情小说不好好吃饭呢?我会怎么应对,是善意提醒、生气责骂或重复说教呢?
心理学家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给了我警示和启发。
李雪认为,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这观点令我很触动,父母的爱对孩子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心理学家李雪: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日更挑战12)李雪书中举了一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女士在微博中提到的问题,她觉得非常有意义:
周末,两个初中生各自在家玩电脑,午饭摆上了桌都不愿意下线。一位妈妈叫了孩子两次,见孩子不愿放手,愉快地把饭碗端过去,让孩子一边吃一边玩,不跟孩子闹别扭;另一位妈妈也叫了孩子两次,见孩子不愿放手,就不再吱声,自己吃完饭后收拾桌子,把剩下的饭菜都倒进垃圾桶,惩罚孩子,不给他饭吃。大家觉得哪个方法好?
两个孩子沉迷上网都没有好好吃饭,但是两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如果是我,可能会提醒她好好吃饭,吃完饭再玩,但是到时是否生气我不敢保证。
那么专家是怎么建议的呢?
李雪认为,孩子会通过内化和抚育者的情感关系内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如果妈妈内心是有觉知、轻松自在的,那么不管是把饭菜端给孩子还是倒掉,都很好;如果妈妈压抑内心的怨恨,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内化到孩子心里的,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妈妈真实自然,孩子也能学会灵活自由的爱——将来碰到自己的爱人忙于工作,或者打游戏正玩得开心,可能会劝爱人放下工作休息一会儿,好好吃顿饭;也可能把饭菜端给爱人,甚至甜甜蜜蜜地喂上两口,而不是执着于“必须按时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和爱人闹别扭。大多数夫妻情感破裂,都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导致的,只不过是各自认为的“正确习惯”不同而已。
得到爱和支持,没有被父母训练过一定要按照“正确行为”生活的孩子,会发展出真正的智慧。这样的人在面对大家都觉得难以处理的矛盾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灵活解决方案。
如果训练孩子好习惯的过程没有爱的流动,没有轻松愉快,必然带来反弹。
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
比如宽容,婴儿都有攻击性,如果婴儿攻击妈妈时,妈妈能宽容地抱着他,他就会感到攻击是可以的,“有攻击性的我”也是值得被爱的,那么长大后自然能做到对别人宽容友善,同时有力量捍卫自己。再比如合理要求,经常被及时满足的孩子,心中对“得到”很有确定感,不会因为“得不到”的恐惧,歇斯底里地要求立刻兑现,这样的孩子越长大,越能安然地等待合适时机,提出合理要求。
而所有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比如那些真正长期沉溺于游戏,以致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和工作的人,缺乏从现实人际交往中收获快乐的能力,而游戏正好能给他们掌控感和虚拟的社交。真实的世界其实远比虚拟世界有趣,但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敢进入真实世界呢?
从婴儿时期,妈妈就是婴儿的整个世界,如果婴儿能被妈妈看见,他就能拥抱整个世界,长大后敢于体验真实的生活,但若从小严重匮乏爱和关注,在现实世界中又不断重复体验到挫折,他就会越来越退缩,最后缩进安全的网络世界不出来。
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李雪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作为一个妈妈,感到责任重大!
总结:那今后我该怎么做呢?略读完这本书,我再次明白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孩子婴儿时期,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看见她;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把自认为正确的认知强硬灌输给孩子,警惕出现一旦孩子不符合我的期望,就内心怨恨不满,并改变对她的态度的做法,不让条条框框的所谓道理凌驾在母女的感受之上,保持和孩子之间爱的流动。
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期待还有新的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