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课读书
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作者: 高中语文笔记帮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23:52 被阅读83次

国庆长假,一者因为下雨,一者也畏惧全民旅游的拥堵,有句话叫“与其堵在路上,不如瘫在床上。”所以,选择窝在家里看书。

今日读到《论语》中这样一句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翻译出来就是

孔子说:“谁说微高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去向邻居要来给人。”


谈的不是什么大事,从前有个人叫微高。有一天,有一个人跟微高借醋——估计是家里吃饺子——真不巧微高家也没有。没有就说没有呗,可是微高的脑回路清奇——跟邻居借了醋来给这人。

闲极无聊,我掩卷脑补这段情景:

首先,微高应该不是从前门走出去当着来者的面跟邻居借醋,否则,来者会如何想?——你家没有,我可以自己去跟这家借啊,用不着你代劳啊,显得我跟人家关系不好似的。再说了,你这么借醋,我是领你的情还是领你邻居的情?这醋借得叫个别扭!

那么,微高应该是从后门出去的,估计院子比较大,通到另一道街?然后,前门这里借醋的这位就等着,等啊等啊,心说:唉呀,微高家的厨房离得好远,饺子都要放凉了……

还有,微高出去借醋的时候是什么心理呢?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别人,我家的醋正好吃完了,你到别家问问。是不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一种讨好型人格,有求必应,无论大小事无论合理不合理。想起来以前看过一本书,专门分析这种人格的。跟微高还是挺像的。

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某年春晚的小品《有事儿您说话》说的也是这种人。生活中,我们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因为不想拒绝别人不会拒绝别人,而违心地答应一些别人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的是如同借醋这样的小事,其实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让别人自己去借就好了。也有的,需要自己多付出一些(时间或者金钱或者人脉),这种人怀着一种自己也说不清的心情——讨好或者畏惧或者自以为的高尚——帮别人办成了事情,把自己累成狗,别人却也许毫不知情,只觉得你能做一次就能做无数次,慢慢地用着理直气壮起来,只要有一次完不成反而招致怨恨。

孔子不愧为圣人,见微知著,从这件小事看到了微高的问题,当别人交口称赞,赞其“直”时,孔子提出了质疑,他就从借醋的小事看到了微高为人的问题——孰谓微生高直?一点儿不直爽,这样弯弯绕,委屈了自己又欺骗了别人。小事尚且如此,大事又该如何?

果然,网上一查,微高,又名“尾生”。“尾生抱柱”的典故大家就都知道了,约个姑娘在桥边见面,人没来,水涨了,尾生就抱着柱死等,结果真的等死了。于是,留下了诚信的千古美名。这叫诚信?死心眼儿啊!我总是在想他这一死,姑娘咋办?背负一生的愧疚,而且,这愧疚也来得太突然了!

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从借醋到抱柱死,微高完成了他的人生理想,他终于用生命诠释了自以为的“好人”。只是,这样的好人,如果在我们身边的话,估计我们也不会和他相处得太好。

相关文章

  • 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国庆长假,一者因为下雨,一者也畏惧全民旅游的拥堵,有句话叫“与其堵在路上,不如瘫在床上。”所以,选择窝在家里看书。...

  • 读论语,识人!

    【亲子抄论语】第4天:“为政篇第二”第6-10句 昨天头突然疼,而孩子开学拿回20来本书,孩子爸忙着包书皮,孩子预...

  • 读《论语》识孔子

    为什么读《论语》?我问自己。 缘于无知。无知让人发慌,发囧。一想起十几年前突然拿到《论语十则》让我讲时的尴尬就羞惭...

  • 邻居借醋

    昨天我老公加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快到晚上7点了,也没想好吃什么。人就是这样贱贱的,有人准备饭菜的时候嫌弃不好吃,...

  • 醋识镇江

    “陈——大——莹——整天就知道躲楼上孵蛋!做什么名堂?!还不给我滚去买醋!记住,镇——” “我知道——不就是镇江陈...

  • 旧书当新读,获《论语新识》

    旧书当新读,获《论语新识》 提及《论语》,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必然是不会陌生的,甚至不用说中国人,《论语》的智慧早已...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初尝灵芝醋

    初尝灵芝醋 文/徐伯羽 随笔 今岁夏日,京城出差,偶识山西清徐人赵先生。清徐是老陈醋的故乡,是醋都,...

  • 读《论语》与人生(九)——读书与识人

    【齐凡齐微课】第二周——命题(三) 我常常思索一个问题,读书到底读什么?读书能带给我什么? 宏观的来讲: 读封面,...

  • 再识论语——读《论语别裁》有感

    初见书名就感到诧异,《论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书本了,书中的每句话的意思大家也都非常了解,还能有什么别出心裁的解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论语》——见微知著,借醋识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xu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