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笔记|张道士提亲

红楼笔记|张道士提亲

作者: 子萱妈 | 来源:发表于2021-05-29 16:52 被阅读0次

1、张道士提亲

上篇说到,贾家荣府女眷到清虚观看戏,王熙凤进门就打了一个小道士。贾珍派儿子贾蓉去宁府把尤夫人叫来陪客。

贾珍安排完毕,扭头往里走,看见张道士正等在门口。

这张道士可不是一般人。

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二则他又常往两个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见的。

贾珍急忙把张道士让进去。张道士八十多岁,和贾母年纪差不多。


张道士进门就夸宝玉,越长越像老国公爷爷了。然后跟贾母攀谈起来。前些日子在一户人家看到一位小姐,年方十五岁(和宝钗一般大),长得很漂亮,跟宝玉很般配,您看怎么样?


贾母说,我孙子命中注定要晚婚,不过您可以帮着留心。不管家庭条件怎么样(反正都不如我家有钱),但是一定要漂亮。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这话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秦可卿。秦可卿的家庭条件不好,本身又是被收养的孤儿,但是长得特别漂亮。看来贾家娶媳妇,颜值高是很重要的一项啊。

2、通灵宝玉&金麒麟

清虚观的道士早就听闻通灵宝玉的传说,这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的一块玉。道士们趁着今天正主来了,都想看看,涨涨见识。

宝玉把玉摘下来,张道士用托盘装着,捧出去给大家看。

看可不白看,道士们都把随身带的宝贝送给宝玉,几十件小东西,在宝玉眼里都不算什么,赏给下人得了。

其中有个金麒麟,贾母看着眼熟,咱家哪个孩子带着一个?宝钗说:“史大妹妹(史湘云)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宝玉一听湘云也有一个,忙把麒麟揣怀里,四处打量,看有没有人注意,只有黛玉意味深长地瞅着他点头,宝玉有些不好意思:“我先收着,回头儿给你戴。” 黛玉:“我不稀罕。”

3、神前点戏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好家伙,看这几出戏。

第一本《白蛇记》,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从此南征北战,打下江山。正如同贾家先祖,行伍出身,立下赫赫战功,创下这番家业。

第二本《满床笏》,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这出戏也和贾家相符,儿子女婿都在朝廷做官。

前两本戏内容都很吉利,出问题的在这第三本。

第三本《南柯梦》,出自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讲的是唐代落魄武将淳于棼酒后酣睡,梦见去了槐安国,当驸马,做高官,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春秋大梦。

贾母一听第三本名字,默默不语,大事不妙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笔记|张道士提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ay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