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红楼梦》的童鞋都记得,有一回张道士要给宝玉说亲,结果被贾母婉拒。贾母更是说出了为宝玉娶妻的标准:“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模样没办法,天生的,那性格方面是不是可以后天完善一下呢?
这几天闲来无事追剧,发现好多女二号角色性格都非常偏执,比如《三生三世》里面的素锦,比如《锦绣未央》里面的李常茹,有时候人们会给她们冠以“痴情”的名号。总是一厢情愿地付出,付出多了发现没有回报,便开始怨恨,仿佛自己一旦爱了,对方即便不喜欢也得拿出一点爱来意思意思,否则就算是辜负。可怜又可悲,余以为,两情相悦才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的感情模式,太过偏执太作的性格,实在是累人又累己。
魏武大帝曹操,小字阿瞒,曾经立丁夫人为嫡妻。另有刘夫人早亡,留下长子曹昂为丁夫人抚养。曹昂长大成人后随父出征,结果因为张绣的偷袭导致曹昂身死沙场。丁夫人怨恨曹操,成天哭泣: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曹操也很委屈,儿子死了自己难道不心痛么?怨我有啥用?久而久之,被搞烦了,一声令下:回娘家去吧!意思让她自己反省反省。后来过了一阵子,曹操去接丁夫人。丁夫人正在织布,有人报曹操到了,丁夫人却闻声不动,依旧织着手里的布。这时,曹操走进来,手抚其背温和地劝她说,看看我跟我一起回去吧。谁料丁夫人性格非常倔强,头都没回一下,也不答话。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此时无声都能够胜有声的,曹操毕竟已经位居人臣,身处高位者通常耐心也会相应减少,这时他面子上已挂不住,便悻悻然走到门外,但仍然试探着再问一句:差不多是不是可以回家了啊。曹操其实已经给了丁夫人两次台阶,聪明豁达的女人应该可以就此下了,可是丁夫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依旧保持沉默。最终,曹操无奈地说真的从此诀别了啊,于是就此分手。(太祖曰:“真诀矣。”遂与绝)
丁夫人的故事其实颇为可惜,她的性格中有执着的成分,也有作的因素在里面,始终都不肯原谅曹操带子出征。看了这么多历史故事,越来越觉得为人处世能做到一个“达”字,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子贡当初获得的那个评价一样——赐也达,达即通达事理人情,现代有个类似的词语“情商”。但我觉得“达”字代表的涵义应该比“情商”更综合更全面。如果丁夫人能够通达事理,她就会想明白害死曹昂的是张绣,而非曹操。曹操只是想带着长子出征历练,儿子的死亡并非他所愿。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有失子之痛,还有她的夫君。相比丁夫人,卞夫人的性格就好得多。
卞夫人是倡家出身,那时候的倡仅仅是指女乐歌舞伎之类的。她二十岁的时候被曹操看重纳为了妾室(年二十,太祖於谯纳后为妾),她虽做过女倡,但是从后来的言行看,其胸襟和见识并非一般女子。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曹操将卞夫人扶为继室,并将几个母亲早亡的儿子交由卞夫人抚养。当初丁夫人是正室,膝下又抱养了长子曹昂,可谓身份尊贵,没怎么给卞夫人母子好脸色过,后来卞夫人被扶正,不念旧恶,依然待丁夫人如初。丁夫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说我已经是被废逐的人了,夫人你何必如此呢?
那个时候,曹操经常得到一些首饰用具,让卞夫人自己来选一套,卞夫人通常选择中等的。曹操觉得很奇怪,就问她缘故。她回答说若是拿上等的,心未免太贪婪了;取下等的又稍显虚假,所以我选中等的(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
卞夫人受宠程度,从她所生儿子的数量也可看出来,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俱为其所生。后来曹丕被立为太子,左右都来祝贺她,说将军拜为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夫人该拿出所有珍宝赏赐诸人同喜呀。谁知卞夫人很沉静地说,魏王因为曹丕年长,所以将他立为太子,我身为母亲的,只能是庆幸对他的教导没出差错,哪里还敢提什么重赏。曹操听说后,高兴地夸赞自己的妻子怒不变容,喜不失节,这是最难得做到的。
通篇三国志后妃传看来,卞夫人性格容达,情商较高,即便后来受宠身处高位,也没有恣意妄行,失了心性,这或许就是贾母所说的“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罢。
本馆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