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记札记知罪春秋
【老秦人的故事】6、管仲相齐

【老秦人的故事】6、管仲相齐

作者: 枫离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20:00 被阅读125次

    1、管子相齐

    上回讲到齐桓公骗倒了管仲,稳稳当当地进入都城,成为齐桓公。但是公子纠和管仲还在路上,于是发兵抗击鲁国。在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对鲁作战,乾(gān)时一战,鲁军大败,齐国军队截击鲁国。齐桓公写了封信给鲁国,

    说:”公子纠是寡人兄弟,骨肉相残,非寡人所愿,愿鲁君为寡人杀死公子纠。“

    ”召忽、管仲跟寡人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愿鲁君将其带到齐国,寡人必将此二贼,剁为肉泥,以解寡人心头大恨。否则,齐军必围困鲁国“,于是鲁国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而管仲”不要脸“地,请求赶紧送到齐桓公那里。

    为什么呢?据《国语 齐语》记载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桓公即位,让功臣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说:”我是个平庸的人,君主给我恩惠,不让我饿死,那是君主的赐福了。如果治理国家,我是万万不能,我有朋友管夷吾,就是射伤国君你的人“

    齐桓公一听是管仲,头摇得想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我要是没有玉带,我早已死了。“

    鲍叔牙说:”国君,做大事要联合一切可联合的人。管夷吾忠于公子纠,如果你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忠心于国君你的。管仲有五点胜于我:

    其一、宽和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内政)

    其二、治理国家不失掉根本

    其三、忠信获得百姓信任(信任体系)

    其四、制定礼仪规范成为全国法则(制度约束)

    其五、指挥战争,使百姓都能勇气倍增(战争)

    此五点,我皆不如管仲,愿国君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这样才能使齐国强大。”

    这五点也可以视为挑选战略性人才的标准。一个人治国理政有没有战略头脑,看这五点。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管鲍之交”,说的就是这二位。怎么回事呢?

    管仲,名夷吾,字仲。住在颍水旁。年轻之时,跟鲍叔牙是“春秋合伙人”,一同经商。鲍叔牙慢慢发现管仲很贤能。管仲很贫困,常常经商之时,侵占鲍叔牙那一份,鲍叔牙知道他家情况,不为意。鲍叔牙在公子小白手下打工,管仲在公子纠下打工。管仲因为公子纠被囚禁,鲍叔牙推荐管仲。齐桓公用了管仲,称霸中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说:“我年轻时候贫困,跟鲍叔牙一起经商,我都多占一份,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而知我贫困。我为鲍叔牙办事,结果让他更加贫困,鲍叔牙不以我愚笨,知道我有利不利的时候。我才三次去侍奉君主,结果三次都被炒鱿鱼,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能,知我没有遇到好时候。我曾经打仗,三次战争三次当逃兵,鲍叔牙不认为胆怯,知道我有老母。公子纠败,召忽死了,我被囚禁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无耻,知我不会因为小节而羞,而会因为不显明于天下而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啊”

    管仲这段话既表彰鲍叔牙,又对自己做了一个总结。管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管仲就是不为小节,而有大志之人。

    鲍叔牙推荐管仲,将自己位置放得很低,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封邑。天下都知道管仲贤能,而鲍叔牙知人善任。

    我们问几个问题?

    其一、鲍叔牙真的水平低于管仲吗?

    低不低于管仲难以评价,但是决定不是像他说得那样,水平那么低。为什么呢?

    《左传 庄公八年》

    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

    这是鲍叔牙对当时局势的判断,十分准确。

    鲍叔牙告诉齐桓公,说如果称霸必用管仲。说明他对齐桓公称霸野心,一清二楚,这是知人。

    鲍叔牙与管仲是朋友,那么如果管仲水平那么高,鲍叔牙水平能低到哪里?

    鲍叔牙积极推荐管仲,说明其一此人知人善任,其二知道自知水平不如管仲。

    要知道,知人不容易,自知就更不容易了。我们看鲍叔牙知人跟别人完全不一样。

    《世说新语》曾记载一个故事,很有名叫“割袍断义”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是汉末人,两个人一起种菜,结果地理有一片金子,管宁视而不见。而华歆看到金子,非常开心,偷偷看到管宁的神色,心觉不妙,于是丢掉。又曾经一起读书,听到外面吹吹打打,有大官经过,管宁神色如常。而华歆出名看。

    管宁对他说:“对不起,你不是我的朋友”,割袍断义。

    这两个故事,刚好相反。那么哪个对呢?我认为都对。为什么呢?

    其一、管宁和华歆,体现出来就是最基本的人性,价值观不同,那么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二、而管鲍之交体现出来的是,鲍叔牙对管仲看得太透彻了,透彻到不仅优点我知道,连缺点我也全都知道,这样只要到我没有到我的底线,那么君子和而不同。不仅是鲍叔牙对管仲看得透彻,管仲照样对鲍叔牙也是很了解。

    割袍断义的结局是什么呢?管宁专心搞学术,而华歆成为曹魏的重臣,清正廉洁,造福一方。

    所以教朋友以义为先,当然不是哥们义气,而是道义,这是最底线的东西。

    《秦誓》有一句话,叫

    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别人有技,嫉妒厌恶。别人有道德,却阻碍他通向君主。这样不能容人,用来保护子孙后代,危险啊。

    可以讲管鲍之交,少啊。更多就是孙膑庞涓,韩非李斯一场场撕逼大戏。

    甭管怎么着,鲍叔牙说称霸,是说到齐桓公心里去,尽释前嫌,召管仲。但是怎么召?据《国语 齐语》记载

    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桓公说:“施伯,鲁国老成谋国之人,他肯定知道我要用管仲,他不会给我的。”

    鲍叔牙说:“你就说,我要屠戮管仲”

    于是齐桓公告诉鲁国,鲁国也商量,到底给不给。

    鲁国人施伯果然说:“齐国一定想得到管仲,用之,赶紧杀掉,把尸体给他”,鲁庄公不听。

    我们看到齐桓公也非无能之辈,能知道鲁国有这样的人,而鲁庄公不知。

    这就是谈判桌前,底牌绝对不能给别人看。比如说,两军交战,最后议和,会发现一个十分奇怪的事情,就是两国疯得似的向前线增兵,为什么呢?迷惑对手。

    未来讲秦穆公,怎么得到百里奚,号称五张牛皮的价格。故《孙子兵法》讲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迷惑对手。

    那你说,鲁庄公就不会狠一狠心,干掉管仲吗?可能,但是其一前面齐鲁打了一场战,鲁军大败。其二,鲁庄公属于守成之主,他还没有勇气对抗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鲍叔牙迎接他,两人寒暄一会儿,见了齐桓公。

    2、管仲变法

    齐桓公就得问,管仲是不是这么大才能。我们以后要讲商鞅,这两个人都是经天纬地之才,两人首次见君主,我们可以对比地看。据《国语 齐语》记载

    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毕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裂,戎士待陈妾之馀。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到了齐国,洗澡。然后见齐桓公。齐桓公说:“齐国齐襄公,人品确实不咋地,国政不修,宠爱文姜,修建宫室表彰自己,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前线战士是吃不饱,睡不暖,而宫中的优伶确是为襄公而喜爱。人才纷纷流失。一句话,国家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寡人不才,愿振兴齐国,但是忧虑齐国怎么治理啊,愿先生教我。”

    其实齐桓公说的这个话,有玄机。齐桓公想不想当霸主,当然想,前面鲍叔牙都说了。但是齐桓公问管仲都是治理内政之事,丝毫没有提霸主之事。

    管仲说:“治理百姓有这么几点,

    其一、制定法律,让老百姓遵循

    其二、不能疯狂榨取民脂民膏,节用而爱人

    其三、让老百姓遵纪守法,赏赐奖励善行,刑罚纠正恶行,治理根本,再关注细节

    其四、按年龄大小,制定伦常次序

    这就是治理国家纲领“”,其实大部分跟鲍叔牙说的差不多。

    齐桓公说:“那具体怎么做呢?”

    管仲说:“简单,八个大字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

    用白话文讲就是,该干嘛干嘛去。士农工商,你该干什么,就好好干。

    这就是“四民分业论”,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四民就应该归为一类。

    接着管仲说

    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四民,不要杂处,杂处就会出现各种言论。农就处于田野。商人就处于市井。工就处于官府(世袭),士就处于环境清静之地。

    “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恒为士。

    令夫工群萃而州处,申其四时,辩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

    令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旦暮从事于此,以饬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恒为商。

    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及寒,击草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改良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鎛,以旦暮从事于田野。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沾体途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生物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以告,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 齐语》)

    那为什么要四民分业呢?

    其一、相语以事,相示其巧。就是互相交流经验,一天到晚从事该行业。

    他举了四个例子,

    1、士,如果士都聚集在一起,平常无事之时,和父老谈论信义,和子弟谈论孝顺。侍奉国君,谈论恭敬,跟年幼的谈论要尊敬兄长。从小学习,就不会见异思迁,那么教育不用督促就可以学好。士人就能长久的保持自己的身份。

    2、工,如果工人集中起来,从早到晚,交流工艺的事情,去审查四季的需要,辨别器物的优劣,衡量他们的用途,选择材料的好坏,制造时是否协调,互相学习,互相观看手艺,他们子弟从小就学习这种事情,那么就不会见异思迁,因此他们的父亲就不需要督促人就可以学好工艺,这样,工匠子弟就能长久保持工匠的身份。

    3、商,如果商人集中起来,审查四季需要,观察物品贵贱,了解市场的需求,然后召集人手,贩卖物品到四方,交换物品,贱买贵卖。从小就学习这种四起,谈论的都是生财之道,他们就不会见异思迁。而父兄也不需要督促,才会商业。商人子弟就能长久保持商人的职业。

    4、农,农夫集中在一起,审查四季的农事,检查农具,四季都在努力干活。他们子弟看到他们如此,就不会见异思迁,这样,不用督促,就可以学习好。

    而住在田野,他们中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当士,这一定士真才实学。

    这就是著名的四民分业。这种社会分工的职能,中国如此之早就发现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管仲这四民和以后的四民完全不一样。商鞅完全就是摒弃商业,重视农业。但是管仲没有这个意思,四民首先是平等的。这种思想太了不起了,首先各国早期都是重农思想,中国又是农业国家,而管仲却能四民并举。这种思想可能与齐国所处的地缘位置有关。据《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但是管仲的思想也体现了春秋时期,世袭的观念。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效率和稳定的关系,这对关系是非常麻烦的关系。首先讲究效率,就不太稳定。而讲究稳定,就损失效率。管仲提出一种理想模型,就是大的方面四民分业,使得社会分工精细化,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而四民分业,四民就不会见异思迁,那么就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形态。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下的情况。

    分工出现之后,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最大的增进,运用劳动时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也得以加强。(《国富论》)

    实际情况下,很难完全重现管仲所想,因为分封制不断解体,士阶层不再是贵族所专有,那么其余三民就会变动,不可能出现权力永远在某个阶层。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桓公曰:“善。”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参国起案,以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

    那怎么决定民众的居处。管仲说:“把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乡”

    这样管仲把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军士和农人十五乡。这里可以看到,管仲把工、商划为一类。士、农划为一类。我没看按常理看,士、农地位比较高,士是贵族,而农为国之根本。而工、商应该次之。但是管仲厉害就在这,两类一视同仁。

    接下来更厉害,管仲把国事划分为三个部分,设立三官,管理农、工、商。设立三卿管理群臣,设立三个属官管理工匠,设立乡官管理商人,设立三个虞官主管川泽,设立三个衡官主管山林。

    这是干吗?山林川泽其中资源全部收归国有,而农、商、工三民管理,国家就可以从中谋取暴利。政府将资源国有化,形成垄断经济,国家就成为一个企业。有了钱,才能争霸天下。

    ”但是你去搞军事,其他国家不去搞吗?我们必须把军事和政治联合起来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桓公曰:“国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器,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桓公曰:“善。”

    桓公说:“我想当霸主,攻打其他国家”

    管仲说:“不可,国家不安定”

    桓公说:“那如何是好?”

    管仲说:“前面讲的都是经济,下面讲讲政治。政治如何稳定?

    首先,修改旧的法令,发展继承,好的留下来,坏的改善

    第二、增加人口,救济贫困的人,百官能够尽心尽力,那么国家安定“

    于是按照管仲所说,行事,改法律,增加人口,救济贫困之人,百官尽心尽力。

    桓公说:”这样,可以争霸了吧“

    ”还不行,经济上有钱了,政治上稳定了,军事上还没有整顿“

    ”但是你去搞军事,其他国家不去搞吗?我们必须把军事和政治联合起来,

    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把军令用政治隐藏起来。这样其他国家就不会和我国搞军备竞赛。

    怎么办?一句话

    兵民合一,军政一体。

    据《国语 齐语》记载

    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

    将农、工、商全部编为军事体制。然后

    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

    这样一来,国家就有三军,所以有国君直达号令的鼓,有国子传达的鼓,有高子传达的鼓。春天利用春猎整顿军队,秋天利用秋猎练兵。这样,军队编制在里就可以编制成了,军事活动在郊野就可以训练好了。通过内政教练好军队以后,下令不要更改。一个伍的人祭祀时共享祭祀的酒肉,死亡丧葬时共同忧伤,天灾人祸一起承担。这样,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世代住在一起,人们从小玩到大,夜晚作战都能熟悉对方的声音,不致于发生误会。白天自不必讲。和平时期共同欢乐,行军打仗彼此感情和睦,死了人共同哀伤。这样,防守时牢固不可破,攻战时就很勇敢顽强。君主有这样三万人,去保卫周室,天下没有军队可以抵挡。

    我们可以看到管仲所说,有这么几个要点。

    其一、兵民合一的体制,这种体制不是管仲独创,是周代沿用下来的体制。在中国古代,任何兵制必须考虑的就是一个字,钱。没钱,什么兵制都是虚言。所以管仲在前面,先从国内搞来一堆钱,这样兵才能发挥作用。

    其二、兵民合一,相对于国家养一只正规军而言,经济成本更小

    其三、团队凝聚力,为什么要士兵在一起,关系变得极其密切?道理就在这里,就是把团队凝聚成一个共同体。那怎么做呢?管仲说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丧葬。这个点抓的非常好。

    我们看第一个祭祀,祭祀在先秦时期,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三代到先秦都是血缘贵族的政治体系,它是通过血缘关系来凝聚人的。那么祭祀,说明我们是一个宗族的,那凝聚力能不强吗?现代有些人大谈社群经济,根源就在这里。社群经济用什么方式连接人与人啊?就是文化,或者说是认同感。所以社群经济下,或者说粉丝经济,都是如此。

    第二个丧葬,这就更了不起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文明,他的文明的开端一定是和丧葬有关的。古埃及文明自不必讲,一座座金字塔矗立。包括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核就是丧葬文化。比如孔子,职业丧葬祖师爷级别。儒家他的原始模型,不是孔子讲的仁爱,而是丧葬。丧葬到现在也是礼仪最繁复,可想春秋时期,礼的开端就是丧葬。包括哲学的发展,一定要解决一个问题,人从哪来?人往哪去?连《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要去拜师学艺,就是一只猴子死了,所有妖怪为什么吃唐僧肉?因为要长生不老。

    所以礼仪越繁复,说明人类对它赋予的意义就更重,如此将全人类的思维纳入这个体系,每个人都重视,自然凝聚力就高了。

    其四,齐国如此就有三万人,我们曾经讲过周室,是75000人,但是现在的周室达不达的到,可就难说了。

    其五、军队拿过来干吗呢?保卫周室。要知道春秋和战国,虽然连起来称呼,其实不太一样。春秋时期需要周天子当挡箭牌,小弟只是在下面争权夺位。到了战国,小弟就要取而代之。

    政治讲一个资历问题,周王的资历还是摆在那里,春秋时期还是比较安分的。

    其六、民哪里来?大量的民都是宗室子弟的,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宗室的兵,君主权力加强。

    其七,两个问题

    1、管仲前面讲士农工商,职业化,分工化,那为什么管仲不把军队也搞成职业军队呢?

    2、 军队的士兵,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自己的安全感,如果我去打仗,结果我家被人抄了,这种安全感的缺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职业军队和兵民合一的体制有什么区别。

    当然春秋时期是没有这种思想,就是搞一支职业军队,春秋时期,不仅军队是民兵,而且从中央卿,大夫都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都是有统帅军队的能力的。

    理论上讲军队如果是职业的,不就是管仲说的,更加专业吗?

    职业军队有这么几个问题:

    1、流氓地痞大量进入军队,遇到小的敌人还可以应付,遇到大的敌人,那就跑光了。

    2、军队势力就会做大,对君主权力造成威胁

    3、国家必须有一部分财政专门养兵,要是钱收不上来,那么军队那就成扰民之兵了。

    4、军队士兵更新换代成了问题

    那职业军队就没有用了吗?不可能,他也是很有用。就像管仲所说,任何东西专业化以后,实力就会增强。那么好,什么时候应该养一支职业军队,就是国家财政富余,并且速战速决型。那么用用职业军队是可以的。否则打得是持久战,用职业军队,耗不起啊。

    所以管仲改革军队的重点在于军队的指挥权收归中央。而且齐桓公是要争霸,不是灭国,那么争霸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用职业军队,这个财政负担太重了。

    3、管仲佐政

    我们前面讲了管仲如何变法,基本上这么几条,首先改革的中心点在哪里?就是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化。

    经济上,首先解决齐国没钱的问题。这么几条

    其一、齐国国内所有资源收归国有,对于工商有专门人进行管理。这就可以把资源的价值全部归国君所有。原来这些钱要么归宗室子弟,要么是商业大贾,国君没钱。

    其二、四民分业,一视同仁。四民分业,增大社会分工精细化,提高效率。四民平等,其中工商获取利润大,通过税收,收归中央。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大量利润,收到中央。中央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国有企业。

    政治上,做到两条

    其一、严明法律,道德佐之。

    其二、百官严肃,增大君主政令的通达度和百官的执行力。

    军事上,做到三条

    其一、寄军令于内政,军政合一

    其二、兵民一体

    其三、提升兵士之间凝聚力和密切程度。

    下面管仲讲,人才怎么选拔。人才选拔跟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

    据《国语 齐语》记载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曰:“于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二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官。

    齐桓公问:“在你们乡有没有平时勤奋好学、孝顺父母、聪慧而本性仁厚、乡中美名远播之人呢?有,就要上报,否则就要受惩罚。”

    齐桓公又问:”你们乡里有没有武功勇猛,胆识过人呢?有,就要上报。“

    齐桓公又问:”你们乡里有没有品德恶劣,不孝顺父母,不尊重乡邻,骄傲狂躁,不守法度之人呢?有,就要上报,如果不上报就是私下勾结。“

    这样一来,齐桓公召见那些品学兼优之人,委以重任。

    桓公令官长期而书伐,以告且选,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退问之其乡,以观其所能而无大厉,升以为上卿之赞。谓之三选。国子、高子退而修乡,乡退而修连,连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轨,轨退而修伍,伍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政既成,乡不越长,朝不越爵,罢士无伍,罢女无家。夫是,故民皆勉为善。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岁之计;莫敢以终岁之议,皆有终身之功。

    齐桓公命令各部门每年记载有功之人,进行选拔,选拔那些在任内工作出色之人。如果某地有工作出色,德行美好,职务兢兢业业的完成,勉励百姓,平息诽谤,这样的人,桓公亲自召见,来确定是否升职。审查时,桓公会问他,如果国家发生了大祸患,应该怎么办?接着跟乡长调查了解,确定没有大过恶,就升任上卿的助手。

    这样一来,一般人家有德行之人都可以得到举荐,一般人家品行恶劣之人都可以得到惩处。乡里的人都跟品行优良之人为伍,而羞于与犯上作乱者同行。这样所有百姓都在勉励学好,士不会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有了一年的打算,有了一辈子建功立业的准备。

    其实这段描写,很重要。为什么呢?前面都是管仲如何如何,好像齐桓公称霸就是依靠管仲,但作为君主亲贤臣远小人是一种表现,另外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当然是因为当时齐国国小,如果是现在的领土面积,领导人是不可能一个个召见的。但是齐国的强大,依靠制度的变革。我们曾经讲过出门打仗,我怎么弥补我安全感的缺失,这里就提示了,就是所有地方机构,吏治清明,遵纪守法。那怎么做的呢?

    第一、选拔人才,齐国的”三选“,分成三步骤。

    1、各地方推荐人才,齐桓公亲自考核

    2、将人才实习调用

    3、将实习期内有政绩的人才,重新考核,委以重任

    其实这三步骤,历朝历代都在沿用,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样。齐国因此而强大,但是其后王朝,即使用了,也没法达到齐国的程度。这是为什么?

    最大原因统治区域变大,监察体系不完备,各个环节贪污腐败横行。

    第二、严明法度,全部机构纳入法律系统。有善奖赏,有恶必罚。

    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茍;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桓公曰:“各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

    桓公问:”伍鄙怎么办?”

    管仲说:“相地而衰征,百姓就不会随意迁移。政令不分亲疏,百姓就不会苟且。管山泽官员,严令遵循捕捞的时节,百姓就不会去企图侥幸获得。沃土、山林、水井、田地平均分配,百姓就不会怨恨。不去抢夺农夫耕种收获的时节,那么百姓就富庶。不要随意征用牺牲(祭祀的牛羊),那么牛羊就能生长繁殖。”

    管仲说的几个要点。

    其一、相地而衰征,是什么意思呢?这和周代一项制度有关,就是井田制。什么是井田制。

    井田制下,所有土地都归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各级分封,各个贵族占有土地。贵族当然不可能去亲自耕种,于是召集农夫耕种,耕种的所有归贵族所有,贵族把其中一部分上交周王。其余归自己所有。井田制下有公田(分封下去的土地)和私田(荒地、无主),理应先耕种公田,再耕种私田。开始制定制度,是可以这样执行的。因为生产力水平低,连公田都耕种不完,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耕种私田。但是铁器出现了,导致效率变高,耕种完公田,还可以耕种私田。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干脆我直接耕种私田,得来的东西全部归自己所有,就没有义务给周王缴纳贡赋。这样经济的资源全部分散在各级的宗室。现在管仲下令,按土地肥瘠来确定税,那么私田考虑不考虑进去?考虑进去,这样就把土地私有给个人。而且从劳役地租变成实物地租。说白了就是原来是用无偿劳动去尽义务,现在改为实物(个人一半,国家一半)。那自然原来劳动者就懈怠,反正干够时间就行了。现在如果我多劳多得,给了国家的,其余归自己所有,积极性立马提高了。

    第二、节用而爱人,君主不能横征暴敛。

    接着桓公问:“怎么划分百姓居处?”

    管仲说:“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设立五个大夫,让他们分别监察各属的政务。逐级治理。”

    正月之朔,五属大夫复事。桓公择是寡功者而谪之,曰:“制地、分民如一,何故独寡功?教不善则政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桓公又亲问焉,曰:“于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属,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属,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而退而修万。是故匹夫有帅,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政既成矣,以守则固,以征则强。

    五属大夫来汇报工作,桓公挑出问题进行谴责,说:“大家划定的土地一样,分属百姓一样,为什么你的成绩小?一次、两次就算了,三次还这样,就不赦免罪责。”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皮币玩好,使民鬻之四方,以监其上下之所好,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

    桓公说:“现在我要讨伐不义之臣,我要争霸。”

    管子说:“不行,邻国没有亲近我们。你如果打算当霸主,要使邻国的人亲近我们”

    这个说法跟后来战国时期的远交近攻不是一个路数,是因为齐桓公要的是霸主,不是统一天下。

    桓公问:“怎么办呢?”

    管子说:“审定我国的国界,归还掠夺的土地。确定边境的土地、资源,不要掠夺领国的资材。准备丰厚的礼物,看望各国诸侯。这样四方诸侯都会依附于我。组织四方游说之士,让他们周游天下,观察各国君臣的喜好,选择骄奢淫逸的攻打他们。”

    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谪以金分,宥间罪。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甲兵大足。

    桓公说:“齐国没兵器怎么办?”

    管仲说:“让有罪之人,拿出兵器来赎买。死刑的犀甲一戟。轻罪的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用钱买。赦免没有钱的罪人。为求诉讼的真实,拘禁当事人三天,审核他们诉词,如果诉词坚定不变,让双方用箭矢发射下,听判。”

    这样一来,管仲改革基本上就完成了。管仲改革用一句话概况就是

    将分散在宗室的资源集中于君主手中。

    用另外一句话概况就是

    建立民间与政府之间的信任感。

    当然管仲改革还有非常多的要点,以后还会提交。

    但是管仲改革,出现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没有反对派?通篇就是讲管仲怎么改革,既得利益集团在哪?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没有反对派。就算现在的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反对派的原因在于文革使整个民族陷入危亡境地,不改不行嘛。但是改革到一定深处,既得利益马上就出来了。

    我们假想这场改革的反对派应该是谁?太多了,资源国有化,那自然资源原来的拥有者,肯定不干。那资源的拥有者是谁啊?宗室子弟和商业大贾。所以改革肯定要得罪这一批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把军权收归到君主手中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秦人的故事】6、管仲相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bn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