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到晚上八点多,在6点的时候草草吃了点食堂的晚饭。
但是后面的加班挺耗脑力的,又是整理报告,又是摸索仪器方法什么的。
回到住的小窝已经接近九点了。
躺在床上,隐隐觉得肚子开始饿了。
有人说饥饿是人最原始的欲望。
或许是吧,民以食为天嘛。填饱肚子最重要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大胖子了。应该是人的老祖先,被饿怕了,见到食物后就先吃为敬。这样就能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吃多了没关系,把能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呗。
老祖宗的这套反应已经转化成基因刻在每个人骨子里了。只可惜人类进化百万年用来适应环境的招数,在这物质爆炸的短短百年里派不上用场了。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太会为找不到吃的发愁了,让大家发愁的是好吃的太多了,吃哪个好呢。
这样看,有的时候经验真的可能会成为一种障碍。
还是拿人来说,甚至拿生物演化来说。经过漫长的时间,生物为了生存在基因组中铭刻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技能”。这些技能或者反应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生存下来的保障。就像食欲,就像性欲。但是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促使经验产生的环境在今天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此一来,那些过时的经验还在被忠实的执行,这样岂不是产生冲突了?
现在社会,头脑更聪明的,五官更精致的,皮肤更白皙的,更合群的,更能克制本能冲动的明显要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不再是以前原始社会时候的五大三粗,身材魁梧。还有更加隐形的财富对人的选择,教育对人的选择等等。
这些筛选条件都变的比直接的自然选择条件更具有威力。对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单纯是大自然在选择了,更多的是人类社会在对人进行选择。具体说来,是社会的价值观在对身处社会中的人进行选择。
明摆着的例子,霍金。要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纯粹进行自然选择,霍金应该是第一批被淘汰的。手脚不能动,身体基本没有什么机能,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分分钟被小动物们虐,生存下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放在人类社会呢?因为霍金超强的大脑,对宇宙的超强理解。他不仅在社会上活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得到了大部分人都得不到的社会地位。
从这就能看出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大体方向。能够扩展社会整体知识,拓展社会认知边界的人,都将被社会价值所看重,并得到社会相应的利益倾斜。
想到这里,还是先去敲一点字吧。
单纯的饿了就吃,当一个造粪机器还是有点违背社会价值取向啊。
哎,
做人真累。
具体来说,做个社会人真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