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精装版
很有操作性的一本思维导图书,感觉马上就可操作画起来了。以下为摘抄
曼陀罗 (九宫格形式就叫曼陀罗)囲,八个空白格子内填上跟中心主题相关的词语,分别再延伸下一层次的曼陀罗,接着把这八个答案分别作为八个曼陀罗主题,……这个叫作曼陀罗中的曼陀罗,可以同时训练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思考不再是一种单向或单层次的思考,而是形成一种思考的网络。
画思维导图:选尺寸合宜的空白纸,纸张横放,从中央开始,画上主题。2,主脉呈放射状,由粗到细,写上第一个主要的概念标题,以关键词方式填写。画上线条,线的长度=字的长度,一条脉要用同一种颜色,字的颜色最好和线的颜色一样。3,画上辅助文字的插图(或剪贴图片)4,延伸主要标题的内容,填上次要的概念标题,以关键词的方式填上,画上分支(支脉)为与主脉区分,不需要由粗到细的线条。5,画出第二条主脉,一样由粗到细,填上第二个主要概念标题,画上线条。再把次要概念的标题以关键词的方式填上,画上插图,画上线条。6,依序将其他主脉完成。




构图方式与注意事项:中心主题图,是否画框都可以,主脉线条一定要由粗到细,线条需填满,增加色彩强烈度。
分支随意。主脉排列不一定非画出放射状的形式。
主脉的阅读顺序多数人习惯顺时针方向,亦可逆时针或双箭号。支脉排列一定由纸上方到下方,文字书写由左到右。
注意字写在线上。字长等于线的长度。
纸张角落画不下可以拐个方向画,要维持由上到下的阅读方向画。
画成有律动感的曲线帮助大脑流畅思考。
一张画不下可画两张。
遇到思考暂时卡住,觉得应该还有内容可写,可画一条空脉,提醒加强或补齐。
线条画错,图文内容错误,直接上面打叉或删除线划掉,旁边重新写上文字或图,或重画线条,不可字涂一团黑,需保持画面清爽干净。
字跟线条视觉比例要均衡。
抓住事物的特色画更多的插图。
活用色彩增强记忆力
中心主题建议以图画呈现。
把文字变成图:1,直接联想(心像法)看到词想到什么画面。2,谐音法,同音不同字,抽象变具象。3,把字变立体。
插图最好跟着字的前方,后方,上方,不要画在线条下方。
插图不必与线与字颜色相同,顺眼就好。
插图颜色越鲜艳越饱满,印象越深刻。
可借用数字,科学常用符号。
透过颜色能迅速知道各类别内容。
容易理解,清晰阅读的表格,其他图形可以与导图组合。
根据大脑思考改变重新排列组合再画思维导图。
多参考别人思维导图,学习别人画好的地方,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与逻辑,亦可增加绘制功力。
手画训练大脑,大脑用进废退,越用越发达。


关键词
关键词在不同分类中但有相互关联怎么画:彼此有关联性,但没有紧密至可同一条脉,或两条脉都有提到相同的关键词,可用双箭头表示中间的关联性,注意线条不要重叠交错,要画出跨越的感觉,表示两条线完全不相干。
关键词可联想大量内容。
关键词由四五个字组成,超过字数就算句子。
需正楷写字,容易快速辨认。
层次分明

基本上根据自己习惯顺序,不必标上顺序,假设有六个主脉,重要性相等,个人感觉依序有重要性差异时,亦可标注顺序提醒自己。
眼睛看到什么,脑中就会产生相对应的感觉。好像记不住的关键词,亦容易遗忘。阅读方向不要换来换去,画导图到一半纸张上下方都没有空间帅,可将线条先拉竖再弯成横的,保持字在线上。
短期记忆的最大容量是一次记住7±2的组块。曼陀罗思考教导观察一件事情,只要能从八种思考角度去观察,就涵盖了所有的思考角度了,主脉太多表示归纳不好,有内容可以合并。
整理归纳做得越好,导图版面越精简。对内容了解越透彻,越能用更少文字提醒联想更多的文字内容。
越中间的关键词越重要,决定了思考方向。
层次最好小于4层到5层。
思维导图实务运用


脑力激荡第一阶段基本原则:1,写出越多想法越好。不要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思考“这个想法好不好?”追求想法的数量大于追求想法的质量。
第一阶段所写出的想法,都是一种点子,创意,但不是创造力(创造力为可被执行方法。)
第二阶段把点子做分类。
第三阶段用逻辑力分析这些想法的重要性。
第四分析每个点子的可行性。
目标设定:帮助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没有达到你觉得会死的那种)
1,导图列出了3~5年后想要的未来景象。尽量不要写模糊的概念。
2,分析目标是别人要求或自己希望达成的,哪些是身份责任产生的,哪些内心想要的。
3,列出的目标下,可以做的具体行为是什么?
从有到有的整理型思维导图
日程表规划与读书计划
若要增强分析与规划能力,多阅读企业管理书籍,其方法可用在分析自我,管理自我等方面。
曰程表规划方法1:中心主题的部分写上日期与本周目标重点,建议第一条主脉写上“本周目标”可为“待办清单”的改良法。比传统条列式更容易看出哪些是重要事项,一天代表一条脉方式,很容易从每条脉的内容多少知道会不会事情安排太多,每天完成一项内容,可以在图上直接划掉,或用打钩来标记。
日程表规划方法2,主脉决定整张图的架构,每条主脉代表本周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
阅读笔记:一本书主要重点5%~20%,相当于主脉,或延伸第二层,次要重点40%,相当第二第三层,亦可延伸第五层,两者相加介于5%~60%教科书为60%,报纸副刊为5%。辅助说明40%无需看第二遍。
出现阅读停顿的解决方法:1,请回到上一章节重新再“念”过一次,要念出声,内容完全理解,便能完美表达,若念错,增减字,速度变慢,紧张,皱眉,结巴,可能有不了解之处。2,以自己的话语重新解释此部分,或以图示方式重新呈现其意思。3,必要时查字典。
阅读笔记需文章全部阅毕再画,方能锻炼大脑的独立思考与理解力。
SQ3R分别代表综览,发问,阅读,背诵,复习。1,有限时间内,阅读长篇学术文章并简述大意,如此强迫练习,不得不学会快速浏览,辨认不同层次大标题,小标题,主题句,从结构抓出文章大意,论述逻辑。2,找出问题意识,将文章标题转化为问句,然后在内文里“找答案。”如此阅读就有清楚目标而不易迷失,效率亦提升,合上课本,回想问题意识和内文间逻辑论点,重复强化记忆。最后转换成写作能力。
休闲目的文章阅读,仅需记录文章大纲,过去所不知的内容,值得参考内容就可。
阅读文学作品需了解作者思考脉络,注意作者的写作顺序,抓住景色特点,了解写作手法,抓关键词,须注意作者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主脉决定整个导图的架构,决定主脉不一定要依照作者段落决定主脉,可相同概念段落合并一个主脉。
科普性文章以说明为表达方式,首要弄清事物的概念,特点,作用,相关知识,以及对人类重要作用。其中定义,举例,比喻说明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需要先理解它的过程,理解之后需要将结果记下来的科目,生物一般需要特别注意专有名词与人物,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过程的变化,关联性,相异相同之处,并将过程以图解呈现以方便日后记忆使用。
听演讲笔记:中心主题写听讲日期,演讲者名字,讲题,因无法清楚段落内容,无法架构导图,可画数张,一边听一边记录关键词就好,记录听似的重要部分。听不懂关键词加?来表示。每一次再加最后一条脉:心得,要批判性思考但不要批评,要有具体建设性的想法,培养自己的一套想法,
批判性思考=批评(提出反对意见)+指教(给予具体可行的建议)
凡事不要对自己太好,不要给自己借口,不然你很难会有大幅进步的机会,训练快速抓出20%重点足以说明80%的内容。
会议记录:发言者所说转换为简单关键词记录
从有到无的提示型思维导图
演讲提示:依靠几个概念制几条主脉,依照不同主脉延伸内容——划出支脉与填写关键词,收集内容,拟定大纲制导图一次完成。
作文大纲:同演讲,透过关键词提示,自由发挥文字说明。
从无到无的沟通型思维导图,是从有到有整理型思维导图延伸运用。
鱼骨分析法:确定问题类别,找出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结构上有方向性与思考局限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