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许知远采访张艺谋的《十三邀》,两人的对话都很坦诚,许老师一如既往寻找又落空,国师不愧是国师,很清醒,最难得还在找自己、做自己。
不得不说,尽管许知远老师常被外界误解,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好的访问者,那些看似很傻很尖锐的问题,未必许知远不知道不讨人喜欢,但是他从一个发问者的角度,让被访问者也开始深思自己的想法,也让观众明白了很多被访问者的内心。
看了访谈有点可怜许知远,他是一个希望能找到社会思想者,承担起社会使命的真知识分子,不论是在哪个领域,电影、娱乐节目、脱口秀等等,只要是大众关注的文化产品制造者,他都希望他们能在制作的产品中,带给社会和年轻人一些他认为重要的有责任感的东西。但是大家都把他抛弃到一边,甚至把宏大和严肃抛弃到一边,与娱乐、消费洪流混杂在一起,所以他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许知远是孤独的,你同情他心疼他,但却无法站在他那边,顶多只是拍拍他的肩膀,劝他看开点,然后走开。
他问张艺谋“为何不想逆潮流,做一些超越时代的东西”,张艺谋说他也尝试过很多,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时代背景需求,他不想那么多,做好当下的自己,人走茶凉,交给后世去评判。张艺谋很清晰,这源于他的出身,他的出身造成了他的性格。
我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桥段,张艺谋陕棉八厂的老同事回忆,当年全厂600多人开大会,说党员、团员留下,其他人退场,只有张艺谋一个人站了起来,600多人都盯着他的背影看。我甚至能感受到当时张艺谋发烫的内心,脑海中有一副紧张的电影画面,甚至是张艺谋式的电影画面。我觉得张艺谋的出身和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好电影,他的自尊心被践踏,但他却没有颓败,他小心谨慎,他不恃才傲物,这些过去造就了现在的张艺谋。
张艺谋说他很羡慕那些很狂妄的人,说不论作品拍成什么样,都敢在外面大放厥词。我瞬间联想到了一个人,不对号入座,相信大家脑海中都能有这么一个人。张艺谋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他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但是他要为团队负责、为他们鼓掌吆喝。因为经纪人劝说《长城》作为中国电影,能同时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上映,他才心动的,他不喜欢好莱坞的工作制度,但是他会权衡而屈服。
许知远之前误解张艺谋,他把太多责任往张艺谋身上推了。但是我觉得他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问张艺谋为何不在电影里承担宏大的历史和文化责任,另一方面又问为何在张艺谋作品里(奥运会开幕式)看不到清晰的个人。许知远双标了,在承担责任上要人讲集体,在具体作品中要人讲个人。私以为电影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无论是带个人色彩的创作,还是鼓起意识觉醒的文化大旗,这些都应在艺术创作领域里探讨。
当然许知远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想问一问究竟,想知道这些创作者是怎么想的而已,他也绝不会做道德绑架。
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张艺谋如此细致回应林妙可事件,他说他很懊恼,为什么当时不坚持一下,就用林妙可的原声,音不那么准又怎样,最后效果不会差,大家也不会因为一个小纰漏而去质问整个团队,也不会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蒙上黑点。他还是在为团队和集团荣誉在承担责任,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最喜欢张艺谋说他觉得王家卫非常有才华,他羡慕王家卫,不管预算,不管过程,最后就是做出了才华横溢的作品,他也承认这种都市情怀的作品还是墨镜王厉害。同行不相轻,厉害的对胃口的就是会得到认可。搞笑的小细节是梁朝伟在《东邪西毒》首映式跟张艺谋说,他演的东邪,最后出来却成了西毒。哈哈,伟仔,你既不是东邪,也不是西毒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