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看《樊登小读者》动画片,我在她傍边写着文字。大概快一个月没有动笔写字了。心痒难耐,开始说说最近火爆的《都挺好》。
“妈,看看《都挺好》这部剧,真的很好看。我身体很好,我们都挺好,您放心吧!”放下电话,我沉默着,满脑子都是微信公号上全部是《都挺好》的文章,微博上更是屡次登顶热搜,随着剧情一步步深入的展开,很多营销号都在跟进剧情来写影评。
我一直盯着电话,仿佛看到不是电话,是妈妈的脸。刚看了《都挺好》一集,我便猜出来这部电视剧要讲的内容。吸引我正式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母亲,这个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称呼,对于我来说真是又爱又怕的称呼。
请原谅我思路的混乱和模糊,真的是太紧张和激动。活到四十岁才发现很多年轻以为自己看到真实的事,其实都不够客观,甚至完全相反。我以为强势的妈妈原来一直是外强中干,我以为受气的爸爸原来一直强势固执。而我随着年纪增大,越来越活的像他们。甚至在教育子女时候,我会随时切换成自己父母的模样。
2009年29岁的我因为各种压力突然抑郁了,想过跳楼自杀。在心态崩溃下我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开启了长达两年半的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每一次在回忆中找寻自己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在意他人的评价,为什么…在回忆中去找寻父母带给我的痛苦记忆,甚至我爸妈被要求一起来参与家庭治疗。
最痛苦的就是家庭治疗,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否定他们对我多年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告诉他们是失败的父母。我因此而更加愤怒,总觉得父母亏欠了我,终究因为一次妈妈在治疗中大哭而告终。我想我是爱他们的,我只能又回到了年幼时候角色,承认他们全部都是对的。
现在回忆起来,当我在父母面前承认自己是错了,心理还有那么多不甘。其实,从那时候我已经开一个巨婴的苏醒。
接下来在恍恍惚惚中我当了妈,有了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我从未放弃对自我疗愈。我知道,如果我不站起来,就不可能给女儿一个成熟独立人格。
接下来的十年,我进一步接触了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长达四年的认知心理学长程治疗,时断时续的疗愈让我以为自己改变了。这十年我看了大量的书籍,最多是为了疗愈自己。我寻找所有可以让我成长的书籍和锻炼机会。
一切都在女儿幼小衔接这段时间崩溃。我这个自诩知性、理智、甚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妈妈,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候变得和微博上那些妈妈一样。
辅导过程基本上是三个阶段。温言细语的诱导,和颜悦色的讲解,讲解一遍,再一遍,再再一遍。若干遍后女儿依然睁着一双不知所措的大眼睛,静静望着我。接着我开始不耐烦,再次讲解,还是不会,到最后女儿说想去玩。我彻底开始了愤怒的训斥。闺女开始大声的哭泣,我感觉头晕。
那天妈妈来我家看到这个场景,她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我何尝不记得,爸爸在旁边怒吼,我一边写一边哭。
难道这就是所谓轮回吗?
沉默,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不,这不是我要的。
我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的人,我知道自己变成了一个甲状腺癌全切患者还在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希望活的精彩给女儿带来榜样的母亲,我也知道自己是一个爱着丈夫又会遇到困难会哭泣的中年女人。
我不想活成自己最讨厌人的样子!
耳机响起阿肆的《仰视而来》
“乘风破浪/不卑不亢/肆意飞扬
无法阻挡/乘风破浪/不卑不亢
浪里旋转翻滚的我/笑着哭着也算快活
明白人生去日苦多/理想与现实始终胶着
浪里旋转翻滚的我
爱过恨过尽量洒脱
明白人生去日无多
别摇摆别闪烁
我要我属于我”
记得阿德勒积极心理学里说一个人不管他或她有什么经历,他们有能力选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强者的哲学。
我想对于《都挺好》里面对于原生家庭一些讨论,可以更积极去看待。原生家庭如果在某一些方面给你带来了一些困惑,以至对你成人就有了一些不好影响,我们该如何去做。难道都要等石天冬一样暖男来抚慰你的心吗?那是电视剧,不是现实。
现实是我们自己不要去怨怼父母,因为他们除了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的原生家庭也对他们有着影响。难道要一代一代去寻根问责吗?
今天,我跟闺女说你玩吗?你写完作业,时间你自己随便安排。一个小小背影在灯下奋笔疾书。
作为母亲,我能做到的是引路人,不是控制者。希望在我这代截断原生之罪,送给天下迷失在“原生”两个字里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