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人文社科
《金陵十三钗》---------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

《金陵十三钗》---------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者: 恰有十三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00:51 被阅读116次
    花瓣网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讲述了1937年13位秦淮河妓女在南京大屠杀中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挺身而出,闪现人性光辉的故事。

     那是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终于有一天,日军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影评人说,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任何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内心的那种愤怒瞬间涌上心头。豆蔻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即将死去的“弟弟”谈一首曲子而已。她最终还是没能亲手弹奏一曲。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被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那种感觉,很凄美,很苍凉。

     从1987年罗冠群的《屠城血证》,到1995年吴子牛的《南京1937》,到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合拍片《拉贝日记》,再到2011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每一部正面触及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其实都会勾起国人内心最纠结的情愫。毋庸讳言,南京大屠杀的核心场面,就是屠杀和奸淫,舍此无他。不反映,不足以还原。不还原,不足以警世。而还原了,对观影人来说,又实在是一种折磨。

     喜欢《金陵十三钗》的结局设计,当十二钗加上一假钗少年,登上鬼子卡车绝尘而去,整部影片在女学生逃出生天的一线温暖中戛然而止。没有如原著小说那样去具体交代十三衩人生的最后路途,没有用铺张的镜头去展现十三钗跟日本兵的致命血拼,没有用那种色彩、肢体和慢镜,去渲染那种极具画面。这种设计,让观者走出影院时心里相当憋屈,无从宣泄。而这“憋屈”,也许正是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南京大屠杀时,最准确的心情。

     而对比于11年的《金陵十三钗》,09年的《南京!南京!》好评声音起伏。诚然,从艺术角度来看,《南京!南京!》刷新了国产电影的新高度。然而该部影片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日本军官、士兵、日籍慰安妇之间的亲情、乡情,相互慰藉,以及本性的善良。然而事实却是,在1937年冬天闯进南京城的十数万日本侵略军里,只有个别的脆弱者、少数的当场愧疚者,但他们绝不是这十数万人的主流。连几十年后有勇气回述南京日子的若干日本老兵,笔下都不曾流露出对屠杀的悔意。假以支流,夸大支流,虽有艺术上可造之处,但其传播效果,却是模糊了今人对史实之主流的认知,落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

    以德国作为例证,可映射《南京!南京!》在历史观上的轻佻。远者如《辛德勒的名单》,近者如今年全球热映的《朗读者》,都刻画了纳粹治下德国普通人的人性迷失与挣扎。这类反思、自省,之所以能为今日世界所认同,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德国战后的历任政府,乃至整个德意志民族,对二战史有着清晰而深刻的反思。二战涉德部分的史实,已几无隐讳,亦无争议。这才为艺术家们赢得了以高超的艺术观来演绎这段历史的空间。

    然而南京大屠杀,还没有这个空间。七十多年过去了,它仍未被实施屠杀行为的那个民族所真正承认,更遑论反思。

    这就是铁证的历史,我们要讲历史,当然可以通过艺术的张力。但却不应该用艺术的渲染将历史的书页轻轻一翻,用个别知识分子所谓的深刻的论调来进行所谓的彻底宽容,我们不是不想宽容,而是因为,多少年来,类似南京大屠杀的侵略史实,一直是横亘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深壑。我们当然要相信,这条鸿沟早晚会被跨越。但跨越的方式,不能仅靠博大的宽恕,也绝不会仅是受辱一方的绥靖示好。我们讲历史,把历史告诉人民群众,不是为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恰恰相反,只有把史实厘清,令罪者足够自省,才能把历史的包袱彻底放下。

    这样的日子,一天不到来,类似于南京大屠杀之事,就一天不应成为所谓的艺术们张扬艺术技巧的舞台。

    在如今谣言泛滥的微博朋友圈中更是有不少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披着揭秘之类的外衣,大肆歪曲党史国史。让本来就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更加做头转向甚至相信其所歪曲的历史就是历史原貌。2016年5月,一篇题为《日本灭亡民国的国策并不存在》的文章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作者是一名有近10万粉丝的网络大V。文章宣称,日本军国主义虽然侵占台湾,侵占东北,侵占华北,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灭亡中国的纲领纪要之类的文件,所以日本从来没有灭亡中国的计划。文章进而认为,那场1937年的战争,日本方面是毫无准备的。文章的原话说:“日本对中日战争的爆发,负有最主要的责任”,言下之意,日本负主要责任,而中国军民的奋起抗战使日方被动还击,要负次要责任。文章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内容:“日本1895年是侵吞了台湾,但是台湾原本也不是中国明朝的疆土,是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抢过来的。”(公然无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基本事实。)虽然有侵略事实,但没有侵略文件,因此日本军国主义其实并没有想要灭亡中国,战争的扩大是被动的,大家都有责任。

     一句轻描淡写的‘大家都有责任’就轻巧地偷换了概念,颠倒黑白,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做派。历史虚无主义,通常有两大特征,一是夸张历史的支流,漠视历史的主流;二是强调个人在历史必然中的无所作为和无能为力。

     欲想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历史和文化是国家社会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是子孙后代自豪自强的信心源泉。世界上任何国家,无不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呵护备至。还是那句话,历史不容串改,更不容亵渎。而当今历史虚无主义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广泛散布观点,诸如:日本侵华是被动的,屈原岳飞这些英雄是虚伪的,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烈是虚构的,秦桧汪精卫当投降派是有道理的等等。扭曲的是对国家历史的认识,毁灭的是对民族文化的敬仰和自信。历史虚无主义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制造传播虚假错误信息,极力贬损和诋毁正面人物,误导大众,混淆视听,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国家民族的信仰和追求。

    有人会说,若像《金陵十三钗》这样,过分夸大,把鬼子兵一概表现为禽兽,这反而不利于日本自省、不利于中日和解。这当然对,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坦率地说,不少。但我相信,反对这种论调的人,更多。

    无知无德,无知无畏。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为了渲染我们国家的伤痛,更不是为了过分强调民族英雄的伟大,强调入侵民族的矮小丑陋,而是为了还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一份应有的尊重。

    话说回来,我们评判一部像南京大屠杀这种题材的电影,不能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更应该注重其历史价值。它是否在总体上基本尊重史实,它是否在历史观上保持持重和严谨,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将历史讲给大众听,讲给现在的青少年听,电影当然是最直接合适的媒介,因而我们就更应该尊重史实,若是只注重艺术而使历史虚无主义在电影中大肆渲染,群众又能通过何种方式来真正了解历史?难保热血青年不会支持这种主义,这种思潮,走向歪曲历史之路还不知该如何回头。若真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不是民族的悲哀,历史的悲哀?

    ‘’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以及那一跪在德国社会最终所赢得的广泛共识,让德意志民族从此从二战阴影里站了起来。而南京大屠杀已过去74年之际,日本人仍缺少这一“跪”。我们当然不要求今天的日本政治家,也必须用“跪”的方式。但如果不以某种被中国人民所认可的方式,不以某种能代表日本社会广泛共识的方式,真诚地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面前“跪”下来,那么,日本人,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在世界历史、政治、文化的舞台上,就永远无法真正地站立起来。‘’南京论坛吧评论员杨禹如是说。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历史在我们今人的眼中,在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眼中,正在逐渐淡出。哪怕每年12月13日这一天都会有大篇祭文,终是敌不过点击率的寥寥可数。我们,是在逐渐遗忘着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不过,在我们尚未完全遗忘之际,还是应该去纪念馆走一走,去看看当时的触目惊心,不为别的,只为客观看待历史应有的样子,不要让历史苦难的书页在虚无主义中轻轻掩过,带走温和的记忆。告诉自己,如果我们遗忘了,那么我们的明天,将为之付出更为残酷的历史的代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陵十三钗》---------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sf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