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不好,这是人们的一个共识,小孩子都知道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长。事实上,一个谎言总是需要另一个谎言弥补,只有这样,谎言才不至于被揭穿。相信人们都听过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一个皇帝,喜欢穿不一样的衣服,只要是发现有人穿的衣服与自己的一样,他就会不高兴。
皇帝不高兴的结果是很严重的,轻一点的把裁缝开除,重一点的会被杀头。已经有好几个裁缝被杀了,搞得国内的裁缝都跑到国外去了,这个皇帝还有一个特点,谁要是说他的坏话,也会被抓起来,受到严厉的刑罚。于是,这个国家的人没有人愿意对这个国王说实话,即使看到他做蠢事,也没有人会告诉他。
旁边的国家有两个骗子听说了这个国王的情况,就过来找到国王,说自己能够做出来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衣服,穿上他的人,会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皇帝被两个人说的衣服迷住了,就留下了两个人,让他俩为自己做那独一无二的衣服。
两个骗子要了很多做衣服的布料,开始做起了衣服,他们在编织前煞有介事的工作着,就这样忙碌了两个月,这期间皇帝派去的人也不敢说实话,就这样,一件皇帝的新装在大家的证实中做好了。皇帝穿着空气做的衣服,大众们都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衣服,皇帝看到大家都说自己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就赏了那两个骗子很多钱。
得到了新装的皇帝要在全国人民面前炫耀一下,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游行仪式,当他穿着骗子给他织的衣服走在人群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在这个故事里,骗子当然是跑掉了,剩下的只是国王尴尬地吃下了自己酿的苦果。
在这个故事中,受益的固然是那两个骗子,可是,如果皇帝不是一个喜欢惩罚说实话的人,就不会被那两个骗子的谎言迷惑。某些方面来看,苍蝇不叮无缝蛋,骗子就是看到了有空子可钻,才敢于欺骗那些可以欺骗的对象。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谎言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态度,还会有善意的谎言为那些说谎的人开脱。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吗?难道情绪是可以照顾的吗?如果说情绪可以照顾,也不会有管理情绪这样的理论出来,事实上,照顾情绪这样的情况,不过是一种自欺的行为。
当一种行为成为了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说谎亦是如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以另一种态度面对一些可能会成为蚁穴的事情,谎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难道善意的谎言不可以吗?为了让一位老人能够安享晚年,难道不应该对他(她)们隐埋一些不利的信息吗?当面对穷凶极恶的坏人问你的邻居在哪儿的时候,难道不应该用谎言骗他们吗?为了家庭的幸福,对偶而犯的一次错有所隐埋,难道不应该吗?……。
是啊!正是有了那么多的难道,才会有了一些妥协,事实上,当为了那些所谓的难道,不得不说谎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在向谎言投降。某一个角度来看,难道只有说谎,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是不是谎言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被允许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只要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就可以说谎了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说谎不好这个共识将有可能被推翻,谎言也将会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事物。这样的局面如果形成,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说谎的底线一旦突破,各种各样的理由会成为说谎的借口,诚实守信的人就会成为那些谎言欺骗的对象。
真实的生活中的确会有很多的无奈,面对无奈的时候,只有敢于接受现实的人,并且能够为自己犯的错误承担责任,才有可能守住那些底线。能够守住底线的人,才不至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现实生活中,不说谎,不仅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还有做人的原则和智慧。一个不说谎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
网友评论